The Journal of Daesoon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Daesoon Academy of Sciences
研究论文

基督宗教与大巡真理会的「道成肉身」思想之比较

高明文까오밍원*
Gao Mingwen*
*中国延边大学 助教授, E-mail: gaomingwen1844@163.com
*중국 연변대학교 조교수
*Associate Professor, Yanbian Uiniversity, China

© Copyright 2020, The Daesoon Academy of Sciences. This is an Open-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3.0/)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non-commercial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Received: Feb 28, 2020 ; Revised: Mar 18, 2020 ; Accepted: Apr 18, 2020

Published Online: Jun 30, 2020

中文摘要

此论文的目的是通过横向比较《圣经》和《典经》中的道成肉身思想,揭示基督教最终走向神本主义道路,大巡真理会最终走向人文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基督教和大巡真理会都承认人的世界之上另有一个人的感官触及不到的世界。而且他们都主张上面的世界有一个至高者,而且这位至高者通过女人的身体来到了人的世界。但不同的是,基督教认为2000多年前在伯利恒出生的耶稣就是那位至高者,而大巡真理会认为100多年前出生在朝鲜客望里的姜一淳才是那位至高者。

基督教的神来到人间是为了替人类赎罪,为此道成肉身者被钉在了十字架上流干了血,成了赎罪的羔羊。大巡真理会的上帝降诞人间是为了帮人类解冤,为此道成肉身者大巡天地人三界,探索偏斜的度数并将其调正。基督教所谓的“罪”本质上是对至高神的“背叛”,这意味着神的世界不能容忍罪,所以当第一个人(亚当)背叛神以后被赶出了圣洁的伊甸园。从此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之间就产生了不能逾越的鸿沟。相反,大巡真理会所谓“偏斜的度数”并非是对至高者的背叛,而只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而已。也就是说,度数偏斜的现象不仅能发生在人的世界里,也能发生在神明的世界之中,而且两个世界还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可以说,基督教思想中的两个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秩序和不同系统的世界,而大巡真理会思想中的两个世界是同一个秩序和同一个系统下运转的世界。

大多数将某一事物分割成两个部分的思想主要是为了强调一边比另一边更重要或更关键。基督教以神的世界为人世界的最终根源和终极关怀,以人对神的绝对信仰和绝对崇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相反大巡真理会则认为人的世界决定了神明界的存在意义,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相生是人尊时代的核心价值。由此可以得出本论文的最终结论:导致基督教踏上神本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相信在完全相隔绝的两个世界中,神的世界是人世界的最终根源和终极关怀;导致大巡真理会走向人文主义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相信在可以相互作用且可以相互影响的神明界与人世界中,人世界决定神明界的存在意义。

국문요약

이 논문의 목적은 『성경』과 『전경』 속에 나타나는 도성육신사상의 비교를 통해 기독교의 사상은 어떻게 신본주의의 길을 가게 되었고, 대순진리회의 사상은 어떻게 인문주의의 길을 가게 되었는지를 밝히는데 있다. 기독교와 대순진리회는 모두 인간의 세계 위에 사람의 감각으로 접촉할 수 없는 또 다른 세계가 존재함을 긍정한다. 그리고 그들 모두 위의 세계에 최고신이 존재하고, 또 그 최고신이 한 여인의 몸을 빌어 인간 세계에 왔음을 인정한다. 그러나 기독교는 2000여 년 전에 베들레헴에서 탄생한 예수가 바로 그분이라고 믿고, 대순진리회는 100여 년 전에 조선 객망리에서 태어난 강일순이 바로 그분이라고 믿는다.

기독교의 신이 인간의 세계에 온 것은 인류의 죄를 구속하기 위해서이고, 이를 위해 친히 십자가에서 죽었으며, 대순진리회의 상제가 인간 세계에 탄강한 것은 인류를 도와 원을 해소하기 위해서이고, 이를 위해 천지인 삼계를 대순하며 기울어진 도수를 정리한다고 하였다. 기독교에서 말하는 죄는 최고신에 대한 배반을 뜻한다. 이것은 신의 세계에서 죄를 용납하지 않는다는 것이 암시되어있다. 그래서 첫 번째 사람인 아담이 신을 배반한 다음 거룩한 에덴으로부터 쫓겨났고, 그 후로 신의 세계와 인간의 세계 사이에는 넘을 수 없는 경계가 생겨나게 되었다. 그러나 대순진리회에서 말하는 기울어진 도수는 일종에 자연적 결과일 뿐이다. 다시 말해 도수가 기울어진 현상이 인간의 세계에만 있는 것이 아니라, 신명의 세계에도 존재하고, 또 두 세계는 상호작용할 뿐만 아니라, 상호 영향을 준다는 것이다. 따라서 기독교의 두 세계는 질서와 시스템이 완전히 다른 세계이고, 대순진리회의 두 세계는 같은 질서와 시스템 아래에서 운행되는 세계라고 말할 수 있다.

어떤 것을 두 개의 부분으로 나누어 설명한다는 것은 한 쪽이 다른 한 쪽보다 중요하다는 것을 설명하기 위해서이다. 기독교는 신의 세계를 인간세계의 최종적 근원과 궁극적 관심으로 간주하고, 신에 대한 인간의 절대적 신앙과 숭배를 인생의 최고 가치로 강조한다. 그러나 대순진리회는 반대로 사람의 세계가 신명계의 존재가치를 결정하고, 인간과 주변 환경의 상생을 인존시대의 핵심적 가치로 주장한다. 따라서 기독교가 신본주의 길로 걷게 된 근본 원인은 그들이 완전히 단절된 두 개의 세계 중에서 신의 세계를 인간 세계의 최종적 근원과 목적으로 믿기 때문이고, 대순진리회가 인문주의 길로 가게 된 근본 원인은 그들이 서로 작용하고 영향을 주는 두 세계 중에서 인간계가 신명계의 존재 의미를 결정한다고 믿기 때문이다.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how Christian ideas are indicative of Theocentricity (God-centeredness) whereas Daesoon Jinrihoe ideas are indicative of anthropocentrism (human-centeredness). This task will be accomplished through comparing incarnation theology from the Bible and The Canonical Scripture. Both Christianity and Daesoon Jinrihoe affirm that there is another world above the human world that cannot be touched by human sense organs. And they both acknowledge a supreme deity who exists in that above world. Furthermore, they share the notion that the supreme deity came into the human world after being born from a woman. Where they depart is that in Christianity, this belief refers to Jesus, the one who was born in Bethlehem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whereas in Daesoon Jinrihoe, it is instead believed to be Kang Jeungsan (secular name: Kang Il-Sun) who was born in Gaekmang Village in Korea more than 100 years ago.

The Christian God came to the human world as an atonement for humanity and died on the cross; The God of Daesoon Jinrihoe came to the human world to help mankind settle all enmities. To this end, he traveled through the realms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ity, to recalibrate the faulty Degree Numbers. The sin mentioned in Christianity means treachery against the supreme deity. It is implied that sin is not tolerated in the world of God. Due to this, the first man, Adam, was driven out of Eden after betraying God, and afterwards, there came to be an infranchissable boundary between the world of God and the world of man. By way of comparison the faulty Degree Numbers, mentioned in Daesoon Jinrihoe, were produced naturally. In other words, the faulty Degree Number existed not only in the human world, but also in the world of divinities, and those two worlds not only interact but also affect each other. Therefor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two worlds of Christianity are worlds in which order and system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and that the two worlds of Daesoon Jinrihoe are worlds that operate under the same order and systems.

Both explain via this two-part division to emphasize one part a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other. Christianity regards the world of God as the ultimate source and ultimate concern of the human world and emphasizes the absolute faith and worship of God is the highest value in life. But Daesoon Jinrihoe, on the other hand, argues that the human world determines the value of the divine world, and that the co-prosperity of man and his surroundings are the core values of the human era (The Era of Human Nobility). Therefore, the root cause of Christianity’s theocentricity is that among the two worlds that are completely cut off from one another, they believe in God’s world as the ultimate source and purpose of the human world. The root cause of Daesoon Jinrihoe’s anthropocentrism is that among the two worlds that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they believe the human world determines the meaning of the divine world.

Keywords: 神本主义; 人文主义; 道成肉身; 基督宗教; 大巡真理会
Keywords: 신본주의; 인문주의; 도성육신; 기독교; 대순진리회
Keywords: Theocentrism; Anthropocentrism; Incarnation Theology; Christianity; Daesoon Jinrihoe

一、序言

在大巡真理会思想中,最大的事件莫过于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姜圣上帝(以下简称上帝)诞降人间,其意义之大可以把人类的历史划分为先天和后天。1)从表面上看,此事件与基督宗教(Christianity)的道成肉身(incarnation)有相似之处。基督宗教主张至高神耶和华(YHWH)为替人类赎罪降临人世间,并以此事件为轴心将人类的历史划分为旧约时代(a period of the old testament)和新约时代(a period of the new testament),或者划分为公元前(Before Christ)和公元后(Anno Domini)。但值得深思的是,学界普遍认为基督宗教的思想体系是「神本主义」(theocentricity)的典型,2)而大巡真理会的理论体系是「人文主义」(humanism)的极致。3)如果这是事实,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都以超绝者降世人间为题材的思想体系最终会导致神本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分析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界定两个概念。一个是神本主义,另一个是人文主义。此文中所使用的神本主义就是以神(绝对的至高者)为主体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注重神的权威性,强调神的尊严,认为人的世界是以神为中心的世界,把人对至高者的绝对信仰和崇拜当做最高的价值。相比于神本主义,人文主义则是以人为主体的理论体系。这种思想注重人性,强调人的尊严,认为人可以自主权衡自己的行为,并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相爱是核心价值。在这样的概念界定下,一个以绝对的至高者为终极根据的思想走向神本主义道路可以说是理所当然。那么大巡真理会是如何走向人文主义道路的呢?就此问题,学界似乎还没有进行过相关研究。4)鉴于此,本文以此为问题意识,试图通过横向比较基督宗教经典《圣经》和大巡真理会经典《典经》中道成肉身思想,揭示导致两者最终走向不同方向的原因。

二、从「神的世界」到「人的世界」

「道成肉身」源出于《圣经》的《约翰福音》序言部分。「道成肉身」的希腊文原文是「Καὶ ὁ Λόγος σὰρξ ἐγένετο」(and the Logos became flesh)。5)其中「Λόγος」(逻格斯)指「话语」或「道」或至高神;「σὰρξ」指「肉身」、「人的身体」、「人」或者「血肉」。因此可将这段希腊文语句翻译为「话语成肉身」、「道成为人的身体」、「道成为人」、「圣言成血肉」、「神降世为人」等。那么,这些概念,在基督宗教哲学中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来看一下《约翰福音》中关于这一概念的论述。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1:1-14)6)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至少可以提取出5个信息:1)人的世界是被造的世界。2)人的世界被造以前就有神的世界存在。3)神创造了人的世界。4)神以人的样子来到了自己所创造的人世界。5)但是人类不知道他是神。由这些信息不难看出,基督宗教所谓的道成肉身其实就是指超越界的至高神降世为人。由此可知,基督宗教的世界观中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人的世界,另一个是神的世界。那么属于另外一个世界的神是以何种方式来到人世界的呢?

关于基督宗教的神是怎么来到人世界的问题,以赛亚(Isaiah)曾以预言的形式说,神会以一个男孩的形态出生,并具有神人两性:「因有一个婴儿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6)伯利恒是他的出生地。(弥5:2)「必有一个童贞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赛亚书7:17)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以赛亚书53:2-4)

基督宗教认为,只有耶稣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他们认为耶稣的诞生是一个奇迹。在他出生之前,天使加百列(Gabriel)奉神的差遣来到拿撒勒的童贞女马利亚(Virgin Mary)那里,对她说:「你在神面前已经蒙恩了。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他要为大,成为至高者的儿子,主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马利亚因自己尚未嫁人,对此事表示怀疑。天使就对她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路加福音1:26-35)。此事过后,罗马政府的命令带她到了伯利恒,那个预言的诞生之地(路加福音2:4-7)。在那里的一个马棚里,马利亚生下了一个男婴,并给他起名为耶稣。

然而,道成肉身的故事并非西方基督宗教所独有,东方的大巡真理会思想也建立在了与之相似的事件之上。他们也主张上帝降世人间。根据大巡真理会的经典《典经》教运篇记载,上帝降临来到西洋大法国的天启塔,大巡天下,最后来到东土朝鲜母岳山金山寺三层殿,在弥勒金佛等了三十年。于此期间,上帝为崔济愚开示了济世大道,但是崔济愚没能超越儒教典宪,不能明大道的真髓。因此于甲子年,上帝决定收起天命与神教,于辛未年,降临人世间。(教运1:9)7)那么上帝是以何种方式降临人间的呢?《典经》记载:

客望里姜氏宗家晋昌至第六代时,上帝降生。上帝姓姜,尊讳一淳,字号士玉,尊号甑山。降生之日为辛未年九月十九日,即李朝高宗八年,檀纪四千二百零四年,西元一八七一年十一月一日。(行录1:5)

其父讳为文会,字兴周。虎面狮吼,其威望从乡邻至东学义兵远近闻名。其母权氏,讳为良德。一日赴梨坪面书山里娘家之际,梦见天空开裂为南北两半,一硕大火球覆盖全身,天地为之照亮。之后不久胎气萌动,十三个月后上帝降生。上帝降生之际,产房内异常明亮,两仙女从天而降,侍奉幼小的上帝。产房内奇香扑鼻,一股瑞气环绕周围,直冲云霄。(行录1:8-10)

大巡真理会也认为,人的世界之外另有一个上帝所在的世界,并且这位上帝以人的样式来到人的世界。同时也认为,他的诞降是一个奇迹。他于公元1870年以一硕大火球从天而降的方式投胎到了客望里姜氏家族的女主身上,十三个月后的次年九月十九日,在光明和芳香中,在仙女们的陪伴下借用男童的身体来到了人的世界。

由以上内容,很容易发现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之间有两个共同点。首先,他们都认为有两个世界存在:一个是人类的世界,另外一个是至高者的世界。其次,他们都认为「上面的世界」的至高者来到了人的世界。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但是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而言,相信人的世界之外另有一个美好的世界存在并非一件难事。耶稣时代是罗马帝国全面控制犹大和以色列地区的年代,姜一淳的时代是日本帝国开始全面侵入朝鲜地区的时期。8)社会的民生早已经瘫痪,国家面临瓦解,人民陷入内忧外患之中。9)作为最底层的贫民老百姓,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希望可言之际,渴望一个美好的「天上世界」是必然的事情。但是针对第二个共同点,即想要说服大众自己是神或是上帝可并非一件易事。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生活在同一部落的熟人自称上帝或神,谁能轻易接受?这也是为什么耶稣在自己的故乡收到排挤的原因。因此道成肉身者本身就有义务向人类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那么耶稣和姜一淳又是如何证明自己神性的呢?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都采取了一种方法,那就是通过超能力将自己的神性显示给别人。那么他们都行了哪些超能力呢?下面看一下《圣经》和《典经》中的三个例子。

有一次,耶稣和门徒们乘坐的渔船在加利利海遇到了大风浪,在危急情况下,门徒们凭着自己平时对风浪的认识及打鱼时积累的丰富经验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但却无法控制渔船。此时,他们急忙叫醒了耶稣。耶稣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即刻,大海平静了下来。门徒们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都听从他了?」(马太福音8:23)姜一淳的从徒们也遭遇了相似事件。有一次众人跟随姜一淳上了船。路上海风大起,轮船剧烈颠簸,众从徒深为晕船所苦。这时姜一淳命甲七将包在纸里的眼镜朝北面海上扔去。甲七按照吩咐将眼镜扔入了海中,大海重新恢复了平静。(公事1:18)

耶稣在迦百农治好了瘫痪病人。人听见他在房子里,就有许多人聚集,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耶稣就对他们讲道。有人带著一个瘫子来见耶稣,是用四个人抬来的。因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既拆通了,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 有几个文士坐在那里,心里议论说:「除了神以外,谁能赦罪呢?」(马可福音2:1-7)姜一淳也行神迹治好了瘫痪的女人。又一次金光赞察觉姜一淳该更换衣服,便将事先制作的一套衣服献于姜一淳。姜一淳赞其针法精妙。光赞禀道:「缝制此衣之女,虽手艺高超,知书达礼,只可惜是个瘫子,身世可怜矣。」 姜一淳可怜她,便令光赞带路,往来两次,并未施格外治疗,然此女获得气力,病愈而得自由之身。(济生44)

耶稣令死去了的拉萨路复活。伯大尼的拉萨路病危时没等到耶稣的救治就死了。四天后耶稣来到坟墓前,命人将洞口的石头挪开,然后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著的众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 说了这话,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手脚裹著布,脸上包著手巾。耶稣对他们说:「解开,叫他走!」那些来看马利亚的犹太人,见了耶稣所做的事,就多有信他的。(约翰福音38-44)姜一淳也将死去多时的孩子复活。铜谷村酒馆家的孩子金成玉暴病而毙。他母亲将儿子的尸体放在姜一淳面前,哀求救自己的孩子,眼中噙满泪水。姜一淳微笑着将孩子平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抚摸着他的肚子,朝着空中喊道:「着眉叟唤尤庵来。」又向已死的孩子口中吐了口唾沫,孩子的肛门立刻喷出黄腐水,随即发出声音苏醒了过来。(济生9)

以上是《圣经》和《典经》中耶稣和姜一淳所行的诸多神迹中的三个例子。当然,他们行神迹的目的也并不单单是为了在群众面前昭示自己的神性,但是他们的超能力确实有效地获得了部分百姓对他们的信仰。10)然而,还是能够找到他们二人行神迹的方法有所不同。从以上三个例子中可以看出,1)耶稣行神迹一般只用「一句话」即可。相反,姜一淳行神迹一般会使用一些独特的手段。例如,为平静海浪,把用纸包好的眼镜扔到海里。又例如,为了使死人复活向死人口中吐唾沫。再例如,在纸上写字,然后把它烧掉。2)耶稣在人间行神迹之时,扔与天上的神对话,显示神的一体同时存在两个位格,这些经文大致上是基督宗教三位一体论的立论基础;但姜一淳在人间行神迹,并未与神界的上帝进行对话。

本节重点探讨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关道成肉身是什么的问题,另一个是基督宗教的道成肉身者耶稣和大巡真理会的道成肉身者姜一淳如何证明自己是神或上帝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基督宗教的世界观和大巡真理会的世界观之间的异同。通过以上有关耶稣和姜一淳降世人间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出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的世界观中有三个共同点和三个不同点。第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承认在人类能够看到的自然世界之上另有一个人的感官触及不到的世界。也就是说,他们都认为有两个世界存在。第二个共同点是他们都主张上面的世界有一个至高者,而且这位至高者都通过女人的身体来到了人的世界。但不同的是,基督宗教认为2000多年前在伯利恒出生的耶稣就是那位至高者,而大巡真理会认为100多年前出生在朝鲜客望里的姜一淳是那位至高者。第三个共同点是耶稣和姜一淳证明自己是神的方法相同。他们都选择通过行使超能力将自己至高者的身份昭示给了人类。但不同的是,耶稣总是用简单的一句话行使神迹,而姜一淳则利用一些道具或是咒语;耶稣行使神迹时常与天上的神对话,而姜一淳从不与神明界的至高神对话。那么,同是道成人身的至高者,为什么在行使超能力方面有这样的差别呢? 难道耶稣的超能力比姜一淳更高超吗?问题当然没有这么简单。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答案与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各自走向神本主义道路和人文主义道路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这又与他们所持不同的「两个世界观」有关系。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将会在下节进行更详尽的分析。

三、罪与冤

上节讲述了有关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的道成肉身者耶稣与姜一淳的故事。通过《圣经》和《典经》的记载可以发现,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都认为有两个世界存在。那么这两个世界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对理解为什么基督宗教的思想具有神本主义倾向和大巡真理会的思想具有人文主义倾向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节将接着上节的内容,通过横向比较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的至高者「为什么一定要道成肉身」的话题和「道成肉身之后做了什么」的话题来分析使基督宗教的思想得以成立的核心概念「罪」和使大巡真理会的思想得以成立的核心概念「冤」的性质,以此回答以上的问题。首先,看一下基督宗教的情况。

基督宗教的神成为肉身是为了替人类「赎罪」。按照《圣经》的逻辑,这个世界上没有义人,就连一个都没有,世界上的人都是罪人,(罗马书3:10)而罪的工价乃是死亡。(罗马书6:23)因此所有的人都要面临死亡。然而,神是永在的创造主及一切受造之物的统治者,他全然圣洁、公义,且充满了爱和怜悯。因此他想要把无能为力的人从死亡的世界之中拯救回来。拯救人的关键就是解决罪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解决罪的问题呢?有罪的必须偿还罪债,因为神的公义不会把有罪当做无罪。(那鸿书1:3-7)因此总要有一位没有罪且圣洁的来替人偿赎罪责,才能使人类不至于遭灭亡。然而要找一位没有罪的,就必须在这世界之外了,因为这个世界早已经充满了罪。那么这个世界之外哪一位能够担此重任呢?有资格能够担此重任者也只有天使和神自己了。但是天使也只是神的受造之物而已,因此不能顶替同为受造之物的人之罪,因为如果神让天使赎人的罪,就可以说神创造天使的目的是为了赎人的罪,如此一来神的圣洁与公义就会被玷污。所以最终由充满爱和怜悯的神主动站了出来,承担起了此重任。那么大巡真理会的上帝为什么要降诞人间呢?

大巡真理会的上帝降诞人间是为了帮助天地人三界「解冤」。根据《典经》的记载,人与世间万物皆由相克之理所支配,世间怨恨日积月累,错综复杂地充斥于神明(天)、环境(地)、人事(人)三界之中。其结果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神明与神明之间,人与自然、自然与神明、神明与人之间相互斗争,最终导致天地失其常道,各种灾祸丛生,世间暗无天日。为此,原始神圣、佛、菩萨等汇集一起仰望九天上帝控诉人类与神明界之罪恶与劫难。九天上帝是天地人三界的最高主宰者、万物的根源。他公正无私、乐善恶恶。他接受诸神的控诉,决定匡救天下、广济苍生。匡救、广济的关键是化解天地人三界之冤,让人与世间万物相辅相生,让三界井井有条。为此,上帝为崔济愚开示了济世大道。然而,崔济愚未能超越儒教典宪,不能明大道之真髓,以失败告终。于是上帝决定亲自降世人间,完成此重任。

论道成肉身的目的,耶稣是为了替人类赎罪,姜一淳是为了帮助人类解冤。那么基督宗教的神如何替人类赎罪,大巡真理会的上帝又是如何解冤的呢?也就是说,他们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呢?

按照《圣经》里的说法,只有一种方法可以顶替人类的罪,那就是为人类牺牲,因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希伯来书9:22)然而神本身不会死,也不会流血。若要经过流血的死,就必须具有肉体,因为肉体可以流血,可以死。于是神必须降生成为人的样式,取得人的肉身,才能替人死,替人流血赎罪。所以神决定将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格,即圣子耶稣差到人的世界,把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免致灭亡。因此就有了使徒约翰的以下记述。他说:「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著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翰一书4:9-10)他还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翰福音3:16)

相比于基督宗教的方法,大巡真理会的方法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大巡真理会认为,天下万物互相克制是因为冤,而冤是因为天地人三界的度数发生了偏斜。因此《典经》认为,解冤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调整已经偏斜的度数。为此他必须大巡三界,亲自进行缜密的调查,诊断混乱之情,寻找使天地度数发生偏斜的源端。就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姜一淳对金亨烈说:「在先天,人与世间万物皆为相克之理所支配,世间怨恨日积月累,错综复杂地充斥于三界之中。天地失其常道,各种灾祸丛生,世间暗无天日。因此,吾欲整理天地度数,调化神明,以解万古怨恨,以相生之道建后天仙境,济度世间苍生。不论大小事应由神道解冤,若能事先稳固度数并加以调化,人事便以神道为范实现自我达成,这便是三界公事也。」(公事 1:3)

论方法,基督宗教认为拯救人类的方法只有上帝亲自成为血肉之身流血替人类赎罪,而大巡真理会则认为只有掌握三界大权和能力的上帝亲临人间调整天地人三界的度数才能匡救天下、广济苍生。那么,基督宗教所谓的罪是什么,大巡真理会所谓的已偏斜的度数又是什么呢?接下来将着重分析这两个问题,以此揭示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的世界观。

从《圣经》中至少可以找到2种类型的罪。一种罪是因为行为或者思想而产生的罪。关于行为的罪,约翰说:「违背律法,就是罪。」(约翰一书3:4)何为「违背律法」呢?在旧约《圣经》中,律法至少有3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十条诫命」(The Ten Commandments);第二层含义是只适用于旧约时代以色列人的「市民法」(the civil law)。 例如,有关赔偿的问题。这类律法集中记录在《出埃及记》20-23章和《申命记》12-26章中;第三层含义是只适用于旧约时代以色列人的「祭祀法」(the sacrificial law),也就是在祭祀过程中对人的所有要求。《利未记》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这一类律法。那么有多少必须遵守的条目呢?只在摩西五经中就有613条。只要违背其中一条就可以说是「违背律法」了。另外,还有一种有关行为方面的罪,那就该行善的时候不行善的罪。《圣经》里说:「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书4:17)例如,祭司和利未人看到在路边受重伤的人,不闻不问。(路加福音10:25-37)关于思想的罪,使徒保罗说:「罪趁著机会,就藉著诫命叫诸般的贪心在我里头发动。」(罗马书7:8)这里所谓的「贪心」主要是指肉体对被禁之事物的欲望。例如,旧约律法说,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行为是有罪的(出埃及记20:14),但耶稣说对配偶以外的人动了淫念,就已经犯了奸淫罪。(马太福音5:27)耶稣强调,罪不仅关系到外在的不顺从行为,也关系到思想和欲望。由此可知,作为人,想要在一生中不犯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除此之外,《圣经》中还有一种类型的罪,那就是从出生就有的罪,也称「原罪」,这是一种本质上的罪。据《圣经》的记载,神用5天创造了天地和一切活物,并在第六天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并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他们安置在了那里。(创世记2:7,8)那是一个没有春夏秋冬,没有罪,没有病,没有劳苦,没有死亡的世界。那里的玫瑰花没有刺,那里的狮子不抓不咬。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人与神之间没有鸿沟,且可以直接面对面的世界。神让他们掌管那里的一切,并在那里生儿育女,直到永远,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他们听从他的一个绝对的命令,不吃园中善恶树上的果子。(创世记2:17)然而,亚当和夏娃还是在黑暗势力(撒旦)的诱惑下吃下了禁果。(创世记3:6)随即,撒旦便宣布了对人的主权。这就是人类犯下的第一个罪,就是违背神命令的罪。神绝对圣洁,容不得丝毫罪恶。如今亚当和夏娃已经犯了罪,神就将亚当和夏娃驱逐出了美丽的伊甸园。身边的一切都迅速起了变化。人类很容易就会伤心,遭受疾病和最终的死亡,就连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也受到了牵连。树木和花朵上长起了荆棘和蒺藜,并且原来温顺的动物开始相互杀戮。但是,最可怕的后果就是使人与创造他们的神完全隔绝。(以赛亚59:2)

通过以上基督宗教对罪的描述可知,他们主张的两个世界是一对互不相容的世界。一个是圣洁、光明、永恒的世界,另一个是罪恶、黑暗、暂时的世界。没有了罪恶的世界,圣洁的世界依然可以独存,但没有了圣洁的世界,罪恶的世界则会自灭。因此,可以把基督宗教思想体系中两个世界的关系比喻为监狱外面的世界和监狱里面的世界。一个是完全自由的世界,另一个则是完全没有自由的世界。生活在监狱外面的人不愿意进去,生活在监狱里面的人不能出来。内外两个世界的人分别生活在完全不同秩序、制度和法律的环境之中。因此可以把基督宗教的道成肉身理解为一个慈爱的父亲为救自己所爱的儿子在法律的允许下主动入狱替罪。

那么大巡真理会所谓的「已偏斜的度数」又是什么?他们的世界观又是什么样的呢?至于大巡真理会所谓的「已偏斜的度数」,可以从《典经》中找到三种类型。一种是天界中已经偏斜的度数,即属于人类的感官不能触及的世界之度数。天界是神明的居所,是人死后进入的地方,掌管着人界的生死大权。那里有三种不同等级的无数神明。按级别划分,分别为至高神明、高级神明、低级神明。九天上帝是至高神明的尊称。高级神明是辅佐至高神在各个领域行使权限和能力的神明。例如「五方神将」、「四十八将」、「二十八将」(行录2:10)等。低级神是辅佐高级神在各个领域行使权限和能力的神明。例如「冥府使者」(行录1:34)、「辟恶使者」(权智2:3)等。11)上帝大巡天界后发现,三界的混乱源于冥府的度数发生了错乱。他说:「三界错乱源于冥府之乱,故须改定冥府之相克度数。唯如此,深陷于否劫之神明与苍生才得以相生,大势终得扭转。」(预示10);「因冥府发生错乱,世间随之混乱不堪。故冥府公事完成,则世间万事皆可得解。」(公事1:5)。于是,姜一淳令全明淑掌管朝鲜冥府,金一夫掌管清国冥府,崔济愚掌管日本冥府。(公事1:7)以此调整了冥府中已经偏斜的度数。

第二种类型是地界中已偏斜的度数,属于自然界的度数。上帝大巡地界后发现,天、地、海等自然环境的度数发生了偏斜。他说:「旧时上天徒行杀人之公事,缺乏日用百物,人类无法得以生存,因此,如今不得不加以革新调整。」(公事1:11);「因地气尚未得统一,故生活于地球的人类,所思有异而反目争斗。」(公事3:5);「如今天下水气枯竭,故吾将启运水气。」(公事3:21)。于是,姜一淳写下字符后将其烧掉,以此调整了地界中已经偏斜的度数。

第三种类型是人界中已偏斜的度数,也属于人世界的度数。上帝大巡人界后发现,人世间的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的度数发生了偏斜。其源头就是丹朱之冤。他说:「人类有纪录之初就积有冤,冤史初章之尧之子丹朱之冤若得解除,之后数千年间所积冤结便可得解。」(公事3:4)于是,姜一淳写下字符后将其烧掉,以此化解了由丹朱始发的千古怨恨,调整了人界中已经偏斜的度数,废弃了男尊女卑、嫡尊庶卑;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嫉妒,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统一了东西方的文物等等。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大巡真理会主张的两个世界并非一对互不相容的世界。不仅属于可视世界领域内的自然界和人世界中有偏斜的度数,就连属于不可视世界的天界也有偏斜的度数,而且一直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中。因此,可以把大巡真理会思想体系中两个世界的关系比喻为朝廷里面的世界和朝廷外面的世界。朝廷里面的世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富丽堂皇,但也恩怨重重。朝廷外面的世界虽然看起来寒微简陋,但是也为朝廷的存在提供可能。没有了朝廷的管制,就没有民间的大治。没有民间的补给,朝廷也不在具有继续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朝廷内外两个世界的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但是他们都要遵循相同的秩序、制度和法律。因此可以把大巡真理会的道成肉身理解成一位有权力和能力的君王为救自己所爱的子民于水深火热中,在大臣们的请求下亲自来到民间调整秩序、制度和法律。

以上重点探讨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关基督宗教理论中的两个世界之间和大巡真理会思想中的两个世界之间分别具有什么关系的问题。为此,本节着重探究了基督宗教的神和大巡真理会的上帝为什么要来到人间的问题和来到人间都做了什么的问题。探讨这两个问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探索基督宗教走向神本主义和大巡真理会走向人文主义的根本原因做理论铺垫。通过探究发现基督宗教的神降临人间是为了替人类赎罪,为此他被钉在了十字架上流干了血,成了赎罪的羔羊;而大巡真理会的上帝降诞人间是为了帮人类解冤,为此他大巡天地人三界探索偏斜的度数,并将其调正。那么何为罪?何为偏斜的度数?这是本节分析的第二个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基督宗教所谓的「罪」就是「违背至高神的命令」,这意味着神的世界里不能有一点罪存在。然而,原本与神同在一个世界的人违背了神的命令犯了罪,被赶出了圣洁的世界。因此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完全隔绝开来,形成了性质绝对不同的两个世界。相反,大巡真理会所谓 「偏斜的度数」并非是对上帝命令的违背,这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或可以说是一个在正常情况下出现的问题而已。也就是说,度数偏斜的现象不仅能发生在人的世界里,也能发生在神明的世界里,只要能将其调正,就能回到原本度数尚未偏斜之时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1)基督宗教思想中的两个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系统的世界。一个是永恒、圣洁的世界。一个是短暂、罪恶的世界。2)大巡真理会思想中的两个世界从本质上是一个系统与秩序下运转的两个世界。

四、两个隔绝的世界与两个相通的世界

哲学史上,大多数将某一事物分割成两个部分的思想主要是为了强调一边比另一边更重要或更关键。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的思想也不例外。上节分析了基督宗教的耶稣和大巡真理会的姜一淳为何道成肉身和道成肉身后具体做了什么的问题;他们所谓的「罪」和「度数」又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宗教性问题的分析,我们归纳出了基督宗教与大巡真理会在存在论上的异同。他们都主张有两个世界存在,但是基督宗教理论中的两个世界是完全不同性质和不同系统的世界,是一对互不相干的世界,而大巡真理会思想中的两个世界是一个相同性质和相同系统下的世界,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共存的世界。那么可以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基督宗教把世界划分为上面的世界和下面的世界是要强调哪一个世界更重要呢?大巡真理会把世界划分为神明界和人世界是要强调哪一个世界更重要呢?本节将接着上节的分析进一步探讨道成肉身的耶稣和姜一淳各自回到各自世界的方式和目的,以及他们回到各自的世界以后人类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探讨这两个问题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的思想以哪一个世界为中心和二者的价值观,并以此探索他们分别踏上神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根本原因。

耶稣和姜一淳做完了他们在地上的一切工作之后选择回到上面的世界。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以后从死里复活,并将自己完整的身体显示给了两个来看坟墓的妇女(马太福音28:9-10), 以及他的使徒们(路加福音24:36-43),还有其他五百多人(哥林多前书15:6)。复活四十天后,耶稣和他的使徒们来到耶路撒冷附近的橄榄山。耶稣在那里向追随者们应许他们很快就会迎接圣灵的到来,并在圣灵的帮助下为他作见证。然后他的脚开始离开地面升上天空。(路加福音24:50-51;使徒行传1:9-11)那么耶稣为什么要回到上面的世界呢?《圣经》里提到了三个目的。

其一,为信自己的人预备地方。耶稣曾经对自己的门徒们预言自己的时候已到,不久要回到上面的世界。门徒们听后感到伤心。耶稣就对她们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翰福音14:1-3)这句话其实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上面的世界是人类原初的「故乡」。其二,为信自己的人赐下圣灵。「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约翰福音14:16-17)「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约翰福音15:7)也就是说,如果人没有神的帮助,就没有能力遵循神的一切命令。其三,为信自己的人代求。「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罗马书8:34)「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希伯来书7:25)耶稣作为替罪的羔羊来到人的世界,且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那么他还要以大祭司的身份回到至高的圣所亲自为罪人做最后的辩护。

由以上三点内容,足可以得出此论文所需要的有关基督宗教的两个重要的结论。第一个结论:基督宗教的思想体系中,神的世界不仅凌驾于人的世界,而且绝对优越于人的世界,所以人的世界以神的世界为中心。也就是说神的世界不仅是人世界的最终根源,而且也是人世界的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也就是在这样的意义背景下,耶稣声称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第二个结论:基督宗教的思想中人对神的绝对信仰和绝对崇拜是人生最高的价值。或有人可以举出「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13:13)来对此结论做出反驳。也有人以此为根据,主张基督宗教思想是人文主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圣经》里所指的爱并非简单地指人伦之爱,而是更加强调爱是神的属性。他们认为,因为神是爱,所以神主动地创造了人;因为神是爱,所以当人背叛了神的时候主动地以牺牲自己作为代价拯救人,还降圣灵在每事上帮助人。因此人和神的关系就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所以作为被造和被救的人来说,信神,感谢神,赞美神,敬拜神是人的首要义务,至于人伦之爱只能属于从属的部分。也就是说,没有人,神依然是神。但是如果没有神就没有人。由此可知,基督宗教的思想体系是神本主义的典型。

那么大巡真理会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与耶稣的方式不同,姜一淳则是以「化天」的方式回到了神明的世界。根据《典经》的记述,姜一淳于李朝纯宗隆熙三年己酉六月初十前后赴铜谷药房,命众从徒六月二十日聚集。到了二十日,众从徒陆续来到铜谷,姜一淳预言自己将会离开人世。二十三日上午,姜一淳立金亨烈之女为首妇。下午,命京石在洋纸上写下「全罗道古阜郡优德面客望里姜一淳湖南西神司命」等字后令其烧掉。二十四日,姜一淳吃完倒入烧酒的西瓜,喝完一碗蜜水后,靠在亨烈身上用微弱的声音念了一段太乙咒。躺下后不多久,离开了人世。黄应钟发现后急忙高喊上帝化天。众人急忙涌进屋,上帝的化天使众从徒顿觉空寂虚妄。当此时,房间乌云覆盖了天空,霹雳大作,电闪雷鸣,一时间大雨滂沱。顷刻一股瑞气由屋顶直冲九天。(行录5:20-35)

为了尽可能正确地理解姜一淳的化天,有必要先了解大巡真理会对人之生死的解释。大巡真理会认为,每个人都有魂魄,人死后魂升入天而成神明,受后代的祭拜。四代之后,或成灵或成仙。魄则归于地,四代之后则成鬼。(参见教法1:50)当然,已成为灵或仙的神明中最有能力且最受爱戴的那一位掌管天地人三界的大权。天地人三界的度数发生偏斜到了极点时神明界的各路神仙、神圣哀求高居九天之上的上帝匡救天下、广济苍生。在神仙、神圣们的哀求声下,上帝不得已离开了自己的宝座「被动」地降诞于人世间。因此,姜一淳死后瑞气直冲九天的化天过程可以具体被理解为比一般人的魂更强大的上帝之魂略过四年受祭成为仙灵的中间环节,直接入坐九天宝座的过程。那么姜一淳为什么要回到九天呢?《典经》的记者并没有像《圣经》的记者那样留下很多有关这一问题的答案,尽管如此我们也能从中找到一处有关于此的记述。

纯宗隆熙三年己酉六月二十三日下午,姜一淳命京石在洋纸上写下「全罗道古阜郡优德面客望里姜一淳湖南西神司命」并令其烧掉。这时,辛元一请求姜一淳道:「望先生尽快平定天下。」姜一淳回答说「吾图天下之事而今离开。」(行录5:33)也就是说,姜一淳为让天下的人「在后天长生不老,获得永生。打开柜橱则衣食俱备。万国和平,再无猜忌、争斗与战争」(预示80)回到了九天宝座。从辛元一与姜一淳之间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上帝图天下之事降诞而来,如今图天下之事化天而去。这意味着平定天下之事中有一部分工作必须在天下完成,有一部分工作必须在天上完成。此段对话不仅暗示上帝在人世间的使命圆满结束,同时也在述说上帝在神明界的工作即将开始。至于上帝在神明界具体做什么工作暂且不于此处详谈,但在此不得不提的是上帝决定回到九天去做这项工作的意志中也不乏被神明和人诉求的痕迹。也就是说,这项在地上和天上的公事是作为上帝应尽义务,就像孟子王道政治思想中的君王有义务平定天下一样。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人和仙灵神圣哀求上帝而不得会怎么样?这将会成为天地人三界中最偏斜的度数。

由以上内容,也足可以得出此论文所需要的有关大巡真理会的两个重要结论。第一个结论:大巡真理会的思想中,神明的世界不仅不比人的世界绝对优越,而且也不能说神明的世界决定人的世界,所以神明的世界不能成为人世界的中心,反而人的世界决定了神明界的存在意义。12)也就是说,在价值论层面上人的世界是神明界的根源。也就是在这样的意义背景下,姜一淳提出「人尊大于天尊、地尊,今为人尊时代,当勤修心。」(教法2:56)第二个结论:大巡真理会的思想中,人对上帝的信仰和崇拜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相生。对此李京源说:「当神超越了人,不与人形成任何方式的交涉,只成为人崇拜的对象,人作为神的被造之物只能谋求被动的生活。如果只有神的支配与命令具有最高的意义,那么人无限的欲求和创造力就会在神的框架里受到相应的限制。然而,大巡思想中的人不仅不是神的创造之物,反而被要求为理想社会的建设发挥其真正的价值。」13)由此可知,大巡真理会的思想是人文主义的极致。

以上重点探讨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基督宗教在上面的世界和下面的世界中更注重哪一个世界的问题,另一个是大巡真理会在神明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中更看重哪一个世界的问题。为了回答此问题,本节重点探讨了道成肉身的耶稣和姜一淳各自回到各自世界的方式和目的,以及他们回到各自的世界以后人类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探讨这两个问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探索基督宗教走向神本主义和大巡真理会走向人文主义的根本原因。通过探讨发现,在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中,神的世界是人世界的最终根源和终极关怀,人对神的绝对信仰和绝对崇拜是人生最高的价值;在大巡真理会的理论框架中,神明的世界不是人世界的中心,反而人的世界决定了神明界的存在意义,且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相生是人尊时代的核心价值。

五、结论

本论文的目标是通过横向比较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理论结构中的「道成肉身」思想,揭示基督宗教为什么走向神本主义,大巡真理会为什么走向人文主义的原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在绪论中界定了神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概念范围。此论文中使用的神本主义是以神的世界为中心理解人的世界,并且主张人对至高者的绝对信仰和崇拜为最高价值的理论体系。人文主义是以人为中心理解世界,并且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相爱是核心价值的理论体系。然后在此概念的范围之内探究并比较了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思想中有关「道成肉身」的几个问题。通过比较发现,导致基督教踏上神本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相信在完全相隔绝的两个世界中,神的世界是人世界的最终根源和终极关怀;导致大巡真理会走向人文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相信在可以相互作用且可以相互影响的神明界与人世界中,人世界决定神明界的存在意义。

基督宗教认为人的世界之上另有一个人的感官触及不到的世界,那就是神的世界,也称为「天国」。大巡真理会也认为人的世界之上另有一个人的感官触及不到的世界,那就是神明的世界,也称为「天界」。但不同的是,基督宗教所主张的两个世界是被一条罪的鸿沟相隔开的独立世界,而大巡真理会所主张的两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世界。如下图所示

在<图1>所示的「两个世界」观下,基督教更进一步认为神的世界是永恒、圣洁的世界,而人的世界是短暂、罪恶的世界。也就是说,没有人的世界,神的世界依然存在,但是如果没有神的世界,人的世界就无从着落。与此相反,大巡真理会则认为人的世界不能没有神的世界,神的世界也不能没有人的世界。正因为此,基督教的道成肉身者在自我证明至高者身份时可以略过一切自然规律用一句话行使神迹,而大巡真理会的道成肉身者在自我证明至高者身份时不得不利用一些道具遵循「某种」自然规律来行使神迹;基督教需要一位圣洁的至高者为罪恶的人类流血,而大巡真理会则需要一位有权、有能者为天地人三界调整度数;基督教主张人对神的绝对信仰和崇拜是人的最高价值,而大巡真理会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相生是人尊时代的核心价值。

Notes

1) 先天是「先天地人」的简称,后天是「后天地人」的简称。因此先天和后天包含天地人三界的宇宙。이경원,《대순진리회 신앙론》(서울:문사철,2012),页54。

2) 参见吕大吉的论文〈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关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3) 赵永培甚至认为「甑山思想的人尊思想是人本主义的极致」。在此论文中,赵永培将「人本主义」等同于「人文主义」使用。조영배,〈인존사상〉,《대순회보》1(1983),页6。

4) 目前为此,至少可以找到两篇涉及基督宗教和大巡真理会道成肉身思想的论文。一篇是金钟瑞(김종서)的〈동서 종교간 충돌과 현대 한국의 역동적 신앙〉(Inter-religious Clash and Dynamic Faith in Contemporary Korea),另一篇是车瑄根(차선근)的〈대순진리회 상제관 연구 서설(I)〉(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Outlook on Highest Ruling Entity in Daesoonjinrohoe I)。 金钟瑞从大巡真理会和基督宗教道成肉身思想之间的相似性出发,认为大巡真理会的道成肉身思想受到了基督宗教的影响,而车瑄根则主张二者之间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故不宜在基督宗教道成肉身思想的框架内解释姜一淳的降世。但是他们的探讨只停留在了姜一淳的降世论有无受基督宗教道成肉身思想影响的层面,尚未分析使二者最终走向不同哲学思潮的原因。김종서,〈동서 종교간 충돌과 현대 한국의 역동적 신앙〉,《종교와 문화》16(2009),页30。차선근,〈대순진리회 상제관 연구 서설(I): 최고신에 대한 표현들과 그 의미들을 중심으로〉,《大巡思想论丛》21(2013),页133。

5)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Edmonds: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66), p.313. Biblia Sacra. (Nördlingen: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69), p.1658.

6) 《圣经》和合本修订版,(香港:香港圣经公会,2011)。文中的所有《圣经》经文均摘自此版,且在文中使用(篇名章:节)标记方式。

7)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编纂, 《典经》,(骊州:大巡真理会出版社,2017)。文中的所有《典经》经文均摘自此版,且在文中使用(篇名章:节)标记方式。

8) Robert H. Gundry, A Survey of the New Testament, 3rd Edition. (Mandaluyong: Zondervan 2002), p.30. 优西比乌,《教会史》,保罗ㆍLㆍ梅尔英译,旭瞿彤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页109-115。

9) 한국철학사연구회,《한국철학사상사》(서울:심산출판사,2003),pp.445-446。

10) 국승규,〈예수와 강증산의 이적 행위의 비교 및 기독교의 세계화에 관한 연구:기독교의 성경 및 증산교의 교전을 중심으로〉,《원광인체과학회지》6(2003),页11。

11) 이경원,《대순진리회 교리론》,(서울:문사철,2013),页111。

12) 本文中的「决定」一词非宿命论(fatalism)或者决定论(determinism)所使用的概念,而是指「诸多影响关系中,影响最深的要素。」

13) 이경원,《대순종학원론》,(서울:문사철,2013),页299。

參考文献

1.

《圣经》,和合本修订版,香港:香港圣经公会,2011。.

2.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编纂, 《典经》, 骊州:大巡真理会出版社,2017。.

3.

Biblia Sacra, Nördlingen: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69..

4.

김종서,〈동서 종교간 충돌과 현대 한국의 역동적 신앙〉,《종교와 문화》16,2009。.

5.

국승규,〈예수와 강증산의 이적 행위의 비교 및 기독교의 세계화에 관한 연구:기독교의 성경 및 증산교의 교전을 중심으로〉,《원광인체과학회지》6,2003。.

6.

이경원,《대순진리회 신앙론》,서울:문사철,2012。.

7.

이경원,《대순진리회 교리론》,서울:문사철,2013。.

8.

이경원,《대순종학원론》,서울:문사철,2013。.

9.

조영배,〈인존사상〉,《대순회보》1,1983。.

10.

차선근,〈대순진리회 상제관 연구 서설(I): 최고신에 대한 표현들과 그 의미들을 중심으로〉,《대순사상논총》21,2013。.

11.

한국철학사연구회,《한국철학사상사》,서울:심산,2003。.

12.

吕大吉,〈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关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云南社会科学》4,1990。.

13.

优西比乌,《教会史》,保罗ㆍLㆍ梅尔英译,瞿旭彤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

14.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Edmonds: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66..

15.

Erickson, Millard J., Christian Theology, 2nd Edition,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7..

16.

Geisler, Norman L., Popular Survey of the Old Testament,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2004..

17.

Gundry, Robert H., A Survey of the New Testament, 3rd Edition, Mandaluyong: Zondervan, 2002..

18.

Shelley, Bruce L., Church History in Plain Language, Updated 2nd Edition,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