연구논문

神人調化或神人調和: 以大巡真理會和召會的論述為比較

俊銘 范판쥔밍*, 蘊慧 姚야오윈훼이**
Chun-Ming Fan*, Yun-Hui Yao**
Author Information & Copyright
*第一作者. 臺灣 政治大學宗教所 博士, E-mail: victor9675@yahoo.com.tw
*제1저자. 대만 정치대학교 종교학과대학원 박사
**第二作者. 臺灣 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 助理教授, E-mail: graceyao@faculty.pccu.edu.tw
**교신저자. 대만 문화대학교 중산과 문화대륙연구소 조교수
*Ph.D., Institute of Religious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Assistant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land China,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Taiwan

© Copyright 2020, The Daesoon Academy of Sciences. This is an Open-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3.0/)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non-commercial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Received: Feb 28, 2020; Revised: Jul 14, 2020; Accepted: Aug 01, 2020

Published Online: Aug 31, 2020

中文摘要

大巡真理會以《典經》為主體,闡述神與人的思維於教義之中,含括神聖性、宗教性與教義性等探討價值;神與人的傳統意義,經由《典經》的詮釋,超越倫理性、傳統性和社會性,跨越世俗性的終極關懷。從《典經》的角度分析,有助於了解大巡真理會的宗旨,組織的推行方針與未來走向。

召會以《聖經》為主體,將神與人的關連,作為經歷神聖生命與性情的植入,而與人的生命與性情調和;神聖的生命是一直不斷地與人的生命調和,並使之成為神聖的人,或可稱為屬人的神聖者。此即「神人」的原因,使人的生命成為神人的生命,生活是神性調著人性,作為外顯的行事為人、性格與生活;因此,「神人調和」的說法,作為神與人的關係詮釋,專注於神與人之間的神聖關連,從而延伸至召會的範圍。

大巡真理會與召會,代表著歷史、文化、語言、宗教等不同的分野,卻在神與人的超然解釋上,各自提出「神人調化」、「神人調和」等見解;二者可尋覓出論點上的類似點和相異觀,作為探究的區分與貢獻。

국문요약

한국 대순진리회는 『전경』을 통해 신과 인간에 대한 교리를 설명한다. 이 교리에는 신성성, 종교성 탐구의 가치가 포함된다. 『전경』에 나타난 전통적 신인관계의 재해석은 기존의 윤리성, 전통성 및 사회성에도 확대되며 세속의 궁극적 관심도 초월한다. 『전경』 중심의 연구는 대순진리회의 종지, 조직의 추진계획 및 향후 발전 방향 이해에 도움이 된다.

대만 소회(召會 : Local Church)는 『성경』에 기반하여 신성한 생명과 성품(性情)의 인간으로의 이식과 조화로 신과 인간의 관계를 설명한다. 신성한 생명은 끊임없이 인간의 생명과 조화를 추구한다. 그리고 최종적으로 인간을 신성한 인간 즉 속세의 신성자(神聖者)로 되게 하는 것을 목표로 한다. 이것이 ‘신인’의 유래이며 인간의 생명은 신인의 생명이 된다. 삶이란 행위, 성격 그리고 일상을 통해 드러나는 신성성과의 조화 과정이다. 그러므로 소회의 ‘신인조화(神人調和)’는 신과 인간관계의 신성함에 초점을 맞추고 있다.

한국 대순진리회와 대만 소회의 차이는 역사, 문화, 언어, 종교 등의 차이에 기반한다. 그럼에도 두 종교는 각자 신인조화(神人調化)와 신인조화(神人調和)라는 신과 인간의 초월적 관계를 제시한다. 이는 더 많은 논의를 통해 더 많은 두 종교의 유사점과 차이점 발견에 공헌할 수 있다.

Abstract

Daesoon Jinrihoe makes use of The Canonical Scripture as the main body to explain their thinking regarding divine beings and humankind as it relates to doctrine, sacredness, religiousness and other such contents.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of divine beings and humankin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nonical Scripture, transcends ethics, tradition, sociality, and the ultimate concern of secularity. Th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anonical Scripture can help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Daesoon Jinrihoe’s implementation of its policies and their future direction.

The local church takes the Bible as its main body and connects God with man as an implantation of divine life and temperament that harmonizes itself with human life and nature. The divine life is constantly reconciled with one’s human life to make one a holy person, or a humanistic diviner. This is the rationale of the ‘God-Man,’ those whose human lives become lives of God-men. This style of living enables divine nature to mingle with human nature as an explicit behavioral act, mode of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lifestyle. Therefore, the expression “the Blending of God and man”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d and man which focuses on their sacred connection. Engagement in this extends to the scope of the local church.

The different divisions between Daesoon Jinrihoe and the local church appear on the basis of things such as history, culture, language, and religion, but both posit a theology of “Harmonious Union between Divine Beings and Human Beings” and “the Blending of God and man” according to a transcendent interpretation of God and man. Through dialogue, they can discove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is shared notion with both systems of theological thought.

Keywords: 神人調化; 神人調和; 大巡真理會; 召會
Keywords: 신인조화(神人調化); 신인조화(神人調和); 대순진리회; 소회(召會 : Local Church)
Keywords: Harmonious Union between Divine Beings and Human Beings; The Blending of God and Man; Daesoon Jinrihoe; The Local Church

一、前言

(一) 研究背景

「神人調化」和「神人調和」,分別是大巡真理會和召會之宗教學理的集大成,各自的思維尚包括歷史、文化、族群等相關的論點;綜合其對於神與人關係的說法,可建構出獨特的論述,作出類似點與相異觀的探究區分。

本文結合宗教理論,面對現今全球化的影響,具有比較性的效應;宗教對於神(或神明、神聖、上天、上帝、超自然等,本文統稱為神)的神聖詮釋,以各自的宗教觀,應用於與常人的連繫。

神的國意味著神所設定的權力,並停留在神國的範圍之中,以行使其權力;常人所居住的家園,因著與神的隔閡加劇,逐漸失去神原初在地上建立天上之國的理想,導致物慾橫流、世風日下等不公的狀態。藉由「陰陽合德」的調整,恢復神聖權柄的行使,重建道德的秩序,可以普遍化於常人生活的現實狀態;「神人調化」是神與人的和諧狀態描述,使新興的道德秩序得以恢復,重建天上之國。

召會之「神人調和」主張話(話即是神,亦是道)成為肉體,是神與人調和的第一步;話成為肉體乃是手續,目的乃是神與人之聯合。神渴望與人調和,但人身上有太多不該有的,如罪、肉體、世界等,成為神與人調和的攔阻;神要與人調和,就必須先經過救贖的歷程,解決世界、肉體、罪等問題。救贖並非神成為肉體的目的,話成為肉體的目的,乃是達到神與人調和的終極目標。

召會主張之「神人調和」,重在神聖的面向,以信仰的層面解釋神與人之關係;常人接受神聖的生命、性情,而常人的生命、性情得以變化。二者的調和並未抹殺屬人的生命和性情,而是藉由神性與人性的調和,超然於修道、養身的層面;不單是為著個體的獨善其身,更是為著神聖的整體工作,超越世俗的社會層面,藉由召會的建立,作為來世天國的豫嘗。

本文使用之《聖經》出處與經文,為李常受主譯的《恢復譯本聖經》1)

(二) 研究意義

第一、以華人與韓國的新興宗教發展歷程作為比較和關注:華人與韓國因為地緣的關係而彼此影響,多有文化、語言、宗教、哲學等思想的重疊與共融;以此二教團的發展、背景、成長等歷程,可以窺視出新興宗教的孕育搖籃,大巡真理會之思想的湧現與存在,將可瞭解新興宗教在韓國當代的擴展變化。

第二、觀察大巡真理會、召會等教團之實踐活動:透過教團的發展歷史、宗教神祇、信仰教義、駐點擴展、海外佈點等現況之觀察,從幾乎同世紀出現的新興教團,在本土與全球的擴展版圖為分析。

本文選取召會作為與大巡真理會相較的團體,在於:1、同是本土的宗教團體;2、皆由本土的人士所興起;3、教義的對話:相對於其他基督教團體而言,召會多有「神人調和」的說法和實踐,且與西方神學的溯源和相較,可看出華人對此的揉合說法和蛻變;4、隸屬於東亞的信仰圈:召會作為在地化的基督教教派,在東方宗教的傳統脈絡之下,可以與大巡真理會有探討的同質空間和基礎。

透過本文之研究,可以了解華人與韓國的新興宗教現況,進而發現大巡真理會所蘊含的社會趨勢、文化背景、宗教發展等變遷,此二教團在全球化的進展,可作為新興宗教的發展案例;對於大巡真理會在華人、非華人等區域的跨疆域擴展,提供實踐性的參考,可以進一步做為相仿的預期模式研究。

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宗教多元化、多樣化的樣貌不斷湧現,在華人和韓國的民間社會中,大量新興宗教、教團、現象等出現;本文以大巡真理會、召會等為探討對象,關注此二教團中的宗教思想、宗教實踐、宗教對話等,作為相互的比較。觀察此二教團在區域、亞洲、全球等脈絡下的擴展,不同的教團以其神與人之關係詮釋,作為研究成果的學術貢獻。

二、神人調化的理論說明

(一) 大巡真理會的背景陳述

大巡真理會為1925年發展出來之新興宗教,信仰對象為「九天上帝」,即華人道教的「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與華人道教的教義思想幾乎是一脈相承;2)其教義以「陰陽合德、神人調化、解冤相生、道通真境」為宗旨。3)大巡真理會的中心經典-《典經》,描述「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巡行於天下之間,以大巡真理會的教義啟示予常人;4)趙鼎山道主(原名是趙哲濟,1895~1958),於1917年入山修道,感悟到姜甑山先生(1871~1909)5)的大巡思想,並得到姜甑山先生的道統傳承,成立「無極道」。到韓國解放之後,改稱為「太極道」,後又指定傳與朴牛堂先生(1917~1996)以「都典」為領導的位置;在1958年建立大巡真理會,到1970年代,成為韓國新興宗教的指標之一。6)

大巡真理會具有完整的信仰體系,含括著明確的宗旨、信條和教義,形成獨特性的修道法則、修身儀式等;《經典》作為大巡真理會的教義結晶,以人本的精神、人尊的思維、大同的理念等為出發點,其直接的功能是「平安利生」,建立地上的理想國。《大巡指針》:「宇宙大元真理即為道」7),大巡真理會以宇宙大元的真理為「道」,此與《聖經》的「道」8)、《道德經》的「道」9)有不同的異同比較。

《典經》與《大巡指針》以「安定身心」為要訣,從安心靜氣、身心安頓等角度為起始,藉由修道與修身,冀望獲得「仙佛儒的大道正通」,邁入「清華五萬年的龍華仙境,一一同躋之地」;10)其「大道」即平安之道,以建立世界大同、國泰民安、和平共處的天國聖境。

大巡真理會與《典經》建構出神與人、人與人、人與環境等,彼此之間的秩序關聯,以「安心、安身、敬天、修道」為四綱領,「誠、敬、信」為三要諦,11)含括自然、宇宙的秩序維持;以修道、修身、修性等,維繫人際、社群的正常關係,調節身心,協和神與人,協調社群,付諸理想實現的人間聖地。

(二) 中文古籍對於調化的思想意涵

「化」的涵意,可追溯至《周易ㆍ賁卦ㆍ彖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2)可大略解釋為男與女有天生的差別,男性的剛強與女性的柔和,二者之交錯即是天文和自然的象徵;常人依此原則而結合成為夫婦,從夫婦而組成家庭,擴大成為國家、天下等。這如同人文和文化,彼此兩相對應,天文可以指為天道和自然的法則,而人文可喻為社會與人倫的常綱;觀察天道、自然等運行的規律,可以明瞭時代中的人倫秩序,使常人的行為可以合乎人文規範,由此而推行至天下,以成就大化於百姓的功業。

按照《周易》的詮釋,「化」的意思可譯為教化、變化等意涵,是以人文來教化百姓,治理天下的情勢;13)關於天人、神人等關係的哲理,歷代中文古籍提供了不少的貢獻,如《尚書正義:虞夏商書》中記載著:『我今命汝典掌樂事,當以「詩」、「樂」教訓世適長子,使此長子正直而溫和,寛弘而莊栗,剛毅而不苛虐,簡易而不傲慢。教之「詩」、 「樂」,所以然者,「詩」言人之志意,歌詠其義,以長其言。「樂」依此長歌為節。律呂和此長歌,為聲八音,皆能和諧,無令相奪,道理如此,則神人以此和矣。夔答舜曰:嗚呼,我擊其石磬,拊其石磬,諸音莫不和諧,百獸相率而舞,樂之所感如此,是人神既已和矣。』14)

依照史學的記載和後人學者的解釋,可綜合如下:『帝堯時代,伯夷輔政,掌管禮儀,協助帝堯治理部落聯盟,很有政績,堯想禪位於他,伯夷謝絕堯的美意,沒有接受「禪讓」,於是推薦舜繼承帝位。帝舜時正式任命伯夷為「秩宗」,即主掌禮部的官員。文中「伯夷所讓」指的就是伯夷讓位于舜的事。整段文字的核心議題是以「詩」、「樂」來諧和神人。舜任命夔掌管「詩」、「樂」教化,其出發點雖然是為了教訓世適長子,但其實際效果是由於律呂調諧而使神人得以感通和合。這種以「詩」、「樂」感通、諧和神人的傳統,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15)

「調」字在調和、或調化的運用中,可解釋為:1、搭配均勻,配合適當:如調和等; 2、使配整均勻,協調:調配等;3、調停使和解(協調雙方的關係):調處等;4、調劑;5、調理使之康復:調養等;6、調教;訓練等。16)

「化」在教化的意義是相當不凡,可以訴求為:1、性質、形態的轉變:如變化、分化;2、精神層次的提高:如潛移默化;3、習俗、風氣的建立:如提高風化等。17)而化成天下的目標,是以個人的教化為基礎而達到,從個人因教化的改善,提升至整體的人文素養;以人倫、三綱、五常等禮制,如同天體之規律運行,有秩有序,教化天下的常人,使之成為規律、永恆、穩定等現象。

調化亦可詮釋為調和與教化,特別是人文的教化方面,有文治教化之意義,區別出常人的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亦標誌出常人的高超人性;如《大學》強調“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項條目,即從個人的身心做起,推及至家庭、國家和全天下,終極目標是萬世太平。

個人亦可視為宇宙的縮小時空,是天地、天人、神人等關鍵的中心;從個人內心世界的平和穩定,到與眾人的和平相處,解決社群之間的紛爭,調理天下一家的太平思想。是此,人的修養工夫,則作為教化的基本目標,達到正人君子、聖人賢達的處世榜樣;此種關懷天下的理想抱負,凝聚華人的價值理念與哲學思維。

教化作為改變人性的野蠻、衝動、本我等行為,需要「化」的功夫,循序漸進而提升至高超的文化性;盡可能地與神、天、不可解釋的奧秘等之結合,成就天下太平的盛世理想。

(三) 神人調化的理論分析

《典經》的〈教運〉第2章47節,言及:『己丑年冬,道主在東萊的摩訶寺一間禪房每日供上二十四碗井華水,定四十九日為一度數行工夫。李光石在大雄寶殿為道主念佛祈願。臨近四十九日,道主對眾僧人、侍者道:「可曾仔細端詳法堂的佛像?」眾人遂急忙前去察看,只見佛像低著頭。道主行工夫第四十九日淩晨,禪房上鶴鳴聲起。道主命侍者將帶有字符的紙張收集起來付之一炬,並將此灰燼撒入寺前溪流。侍者遵囑而行,只見溪流上現出一道彩虹。』18)

從上述所提及的「井華水」(清晨首次汲取的井水-具安定身心、鎮靜心靈等效用,豫表對神明的首祭和敬虔)、「二十四碗」(表徵天地運行的時辰)、「四十九日」、“紙張收集起來付之一炬”、“灰燼撒入寺前溪流”等,可以微觀出“調”的隱約事實;「禪房上鶴鳴聲起」、「溪流上現出一道彩虹」等,則有「化」的內隱效果;19)藉由《典經》的文字說明,「調」、「化」等教化的意涵,以隱喻的記載,作為教義的說法。

《典經》之所以強調“教化”的實施,其背景可追溯為:「在先天,人與世間萬物皆為相克之理所支配,世間怨恨日積月累,錯綜複雜地充斥於三界之中。天地失其常道,各種災禍叢生,世間暗無天日。因此,吾欲整理天地度數,調化神明,以解萬古怨恨,以相生之道建後天仙境,濟度世間蒼生。不論大小事應由神道解冤,若能事先穩固度數並加以调化,人事便以神道为範實現自我達成,这便是三界公事也。」20)因世俗的紛擾與雜亂,《典經》提出「神人調化」的說法,神和人關係的調整、教化、通化等,進而使神與人可以互為感應,實施天地的教化大業,促成天下大同的安和境界。

《典經》的「神人調化」教義,與華人之「神人以和」、《神人暢》等理念,具有應用性的思想關聯,如:1、《尚書》:「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21);2、《史記ㆍ五帝本紀》:「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22)3、《神人暢》:古樸粗曠的曲風,以原始祭神的祭典,達到神與人共同暢樂的局面。23)

「神人以和」和《神人暢》,皆是表述著律呂調諧的結果,以音樂的柔和,述說著穩定的境界;「神人以和」代表著安詳的狀態,則「神人調化」是強調狀態穩定前的過程,即神與人的感應程序。神與人的「教」-來往之過程,帶進「化」-教化、變化、默化、化解等結果,從個體的內心和諧,擴展至外部,與眾人之間的相處,達到解厄的效果。

大巡真理會強調神人的精神體驗,如「天下自己神古阜運回,天下陰陽神全州運回,天下通情神井邑運回,天下上下神泰仁運回,天下是非神淳昌運回。」24)「運和」即「神人合一」的精神體驗,神與人因結合而生發正面的能量,重建新興的宇宙秩序;神與人的合一體驗是建立在心之感通上。因著宇宙的變化和人心的謬離,導致天地規律的秩序受到影響,失去真道的軌跡;大巡真理會以「神人調化」的修行,試圖化解神與人的悖離失聯,重建「神人合一」的理想實現。25)

從《典經》的記載為論,透過系列性、儀式性、特徵性等修煉,感召神與人的相通,藉以化除災禍、疑難、困阨等難題;教化雖是神與人的互通程序,終極目標是為著化解冤屈、誤解、災禍等,達到「解冤相生」的環節。26)

「神人調化」從生命的無自欺為起始,在於提升常人的精神層次,助於改造人世的開闢;從肉身的生死循環,到「神人調化」的實踐境界,成為大巡真理會的文化特質之一。將常人的有限生命,提高至與神合一的講究,並與之調化為一;27)以調化的精神為出發點,使歷史上、生活間、環境中,人際之間的仇恨、敵視、冤屈等,可以化解、恢復彼此來往的互通,達到社群間的熱絡交流。

三、神人調和的理論說明

(一)召會的背景陳述
1. 倪柝聲

倪柝聲(Watchman Nee,1903-1972,本文統稱倪氏) 是中國基督新教的信徒,使中國基督教的福音性質,加強靈命經歷的訴求,並深耕於召會的建立與傳播;後人對於倪氏所產生的影響,在於恢復基督教信仰的4項啟示:1、救恩的意義;2、召會的意義;3、基督作生命;4、基督的身體等倪氏的著作,多以《聖經》闡釋基本的信仰之外,另又看見53項合乎《聖經》的教訓;28)其著書和詩歌等相關的著作,對於華人及非華人基督教團體產生極大的迴響。

倪氏在1922年在家鄉福建福州建立第一處召會,至1952年時在中國已建立約400處召會,20餘處在臺灣,東南亞如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等約30餘處召會,皆直接或間接由倪氏的工作興起;29)在中國治理召會的期間,經歷被其信眾擁戴、鄙棄、定罪與革除等待遇,遭逢二戰的遷徙,信眾人數亦曾遭遇流失、復興等光景。

倪氏以《聖經》的原則,對於各地召會的治理,交由當地的長老、執事等,處理召會屬靈及一般性的事務;30)召會的工作中心,則落在使徒們的身上,31)使徒們多負責連絡、建立各地召會等工作。使徒們與各地召會的關係,並無中央與地方的分權,是各地召會支援使徒們及其全球的擴展;使徒們則是供應各地召會,維持其彼此的聯繫工作,並非世俗性的中央集權、集中掌控等論述。

2. 李常受

李常受先生(Witness Lee,1905-1997,本文統稱李氏)則於1920年代始與倪氏書信往來連絡;至1930年代之後,李氏在家鄉煙臺山東建立中國北方第一處,並在長春建立中國東北第一處召會。32)之後,李氏離開家鄉,舉家遷至上海,與倪氏同工,並協助其文字工作;33)在倪氏被召會的信眾誤會與革除之餘,李氏及其他少數同工則積極恢復眾召會的光景,挽回眾召會與倪氏的往來,並幫助倪氏的重新盡職,帶進中國眾召會的人數加增。34)

1949年5月,在中國的政局變化前夕,倪氏堅持李氏前往臺灣建立召會;李氏遂於1949年8月正式在臺北開始聚會,並開展當地的福音運動,許多自中國遷居至臺灣者,被吸引加入召會的聚會。至1955年,召會的信眾從500餘人增長到5萬餘人;35)自1986年之後,受召會差派之宣教士超過4000位,足跡遍及全球各大洲。36)

李氏在教義上,完成《生命讀經》、《結晶讀經》、重譯《聖經》、編輯《詩歌》等,其釋放的啟示,可分為9大類,39要項;37)李氏是倪氏在中國的眾同工之一,1949年的政局轉換,不少號稱是倪氏的同工群移居海外擴展。李氏宣稱是承繼倪氏的職事,所擴展的召會數和信眾人數,是倪氏的同工群之中,最具規模與代表者。

3. 召會的名稱歷史

歐美傳教士在前往中國傳教之初,將華人信眾的集會稱為「教會」,對應於英文的「church」,用以指基督徒的聚集地方、場所、或譯為 「禮拜堂」;在西元1828年,(Brethren) 38)在英國被興起之際,其首領之一達秘,在其《聖經英文譯本》中,不用「church」一詞,而改用 「assembly」稱呼其聚集,此被視為中文「召會」一詞的前身。倪氏和李氏認為「教會」(church)一辭,在希臘原文為「Εκκλησία」,「」意即「出來」,「ησία」是蒙召的引申辭;因此「Εκκλησία」的原文意涵應是「蒙召出來的會眾」,翻譯成「召會」,會比「教會」更符合《聖經》的原文含意。39)

倪氏從《聖經》及教會的歷史為詮釋,認為所建立的召會,不是一個新興的公會、宗派、運動、組織、或派別等;一個地方或城裏,只該有一個召會,保守信眾在合一裏,並反對全職的職位和組織。40)此與本色化、本土化、本地化的教會運動無關,41)倪氏乃是要建立合乎《聖經》的普世教會;42)召會與一般基督教會不同,源自於中國,無外國教會的背景,亦無國外母會的支助,旨在恢復教會的原本風貌,依據《聖經》所載,在各地營建當地的教會,因此,多被稱為地方召會、地方教會等。43)

倪氏在大陸成立的召會,則多被冠以「小群」、「聚會處」等稱謂;李氏遷徙到臺灣成立召會之初,向政府登記為「財團法人教會聚會所」,多被稱為「教聚會所」(Church Assembly Hall),44)或稱聚會所45);持續「一地一會」的實行,不冠以派別、或人物的名稱在召會之上,46)本文則統稱為召會。

召會成員並不視自己為一宗派,他們主張所有耶穌基督的信徒都是召會的成員;47)召會不採取基督教組織的階級化制度,認為其不符合《新約聖經》的教導,其聚會方式,不同於其他宗派的牧師講道,鼓勵眾信徒都能彼此教導、對說,一個個的申言。

召會是傳入臺灣之後,在全球六大洲擁有約五十萬信眾,遍及多國,前後建立約4,000處召會;48)就臺灣本土的基督教團體而言,堪稱具備全球化現象的團體之一。49)召會在臺灣的擴展廣泛、迅速並兼有永續性的影響力,目前已成為規模僅次於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基督教會,超過200多間的會所;50)是“具有本土化色彩且富有特殊神學論點、組織形態,乃至於極為特別聚會崇拜型式的團體。”51)

(二) 中文古籍對於調和的思想意涵

「調和」一詞在華人古籍中,可尋覓出多樣的詮釋,可由中文古籍中不同的出處擷取,作為比較如下:

表1. 中文古籍對於「調和」的意義與出處比較表52)
意義 出處
烹調 調味 1、《管子ㆍ小稱》:『夫易牙以調和事公,公曰:「惟烝嬰兒之未嘗。」 於是烝其首子而獻之公。』
2、《後漢書ㆍ獨行傳ㆍ陸續》:「續曰:因食餉羹,識母所自調和,」
3、 明ㆍ謝榛,《四溟詩話卷四》:「不假調和,野蔬何以有味。」
攪拌 均勻 1、《齊民要術ㆍ種麻子》引《氾勝之書》:「種麻,預調和田,」
2、 宋ㆍ梅堯臣,《蜜詩》:「調和露與英,凝甘滑於髓。」
3、《警世通言ㆍ旌陽宮鐵樹鎮妖》:「…宜調和美酒飲之。」
4、 洪深,《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二:「調和諸種顏料,只顯一種 帶灰的黑。」
調味 用的 佐料 1、《西遊記第六八回》:『有兩個在官人問道:「長老那裡去?」行者 道:「買調和。」』
2、《四年不改》:「怎麼搞的?什麼調和也沒有!」
3、《呂氏春秋ㆍ本味》:「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
協調 和諧 1、《墨子ㆍ節葬下》:「是故凡大國之所以不攻小國者,積委多,城郭 修,上下調和,是故大國不耆攻之。」
2、 漢ㆍ賈誼,《新書ㆍ六術》:「是故五聲宮、商、角、徵、羽,唱和 相應而調和。」
3、 唐ㆍ元稹,《桐花》:「生不得所,我願裁為琴。安置君王側,調和元 首音。」
4、 魏巍, 《東方第3部第11章》:「周僕竭力使自己的情緒與屋裡的氣氛 相調和。」
折中 中和 1、《荀子ㆍ修身》:「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
2、 章太炎, 《章太炎全集ㆍ別錄乙ㆍ湯斌』》:「湯斌本意欲以此養高, 出而緣飾吏事,故終身無自得。特工為剽取,調和朱陸間以自文,」
3、 魯迅, 《三閑集ㆍ無聲的中國》:「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 中的。」
4、 湯用彤, 《漢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分第3章》:「梁任公又謂 《四十二章》頗含大乘教理,其偽作者深通老莊之學,懷抱調和 釋、道思想。」
調解 消弭 爭端 1、 宋ㆍ蘇軾, 《大雪論差役不便劄子》:「今不欲輕變,兼恐台諫分爭, 卒難調和。」
2、 清ㆍ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九》:「江忠烈在烏幕,調和之苦,甚 於恭勤。」
3、 吳泰昌, 《阿英憶左聯》:「來人是為調和創造社、太陽社與魯迅的 關係。」
調理 使和 順 1、 唐ㆍ劉禹錫, 《代裴相公讓官表之三》:「雖有藥石,安能調和?」
2、《醒世恒言ㆍ吳衙內鄰舟赴約》:「待學生先以煎藥治其虛熱,調和 臟,即進飲食。」
和順 清ㆍ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一中年婦人,按脈調和,乃雲無病可醫。」
Download Excel Table

「和」在調和的意義而言,可以詮釋為:1、相安,諧調:如和睦、和諧、和聲等;2、平靜、溫和:如祥和、和平、和氣等;3、平息爭端:如講和、和約等;4、連帶:如和盤托出;5、連詞:跟同;6、介詞:向,對等。53)調和亦可視為兩種、或多種元素,在共同互存的同時,產生出共同的秩序,達到彼此調和、和平的均衡狀態。

以色彩學而言,不同的顏色,如黑與白等強勢性的對比,在混色的過程中,產生灰色的調和結果;調和說出要素的混合等過程,不僅是相同素質的合併,也可適用於相異元素、或材料的混合。

中文古籍對於「調和」的多面性定義,並無太多「上對下」、「高對低」等階層的意識;調和使要素之間產生均衡的發展,達到共生、共和、共存等穩定的狀態。

(三) 神人調和的理論分析
1. 倪氏的論點

《聖經》中調和的事實,可應用在「膏抹」(希伯來原文為 jdaos-35-0-509-in1 ,其英文發音為mahshagh),〈詩篇92:10〉:「 … 被新油膏了的。」其中的「膏」,含示著:1、奉獻;2、使人充滿生氣;3、得著加力等;54)倪氏在其著作中,提到調和如:1、『倪柝聲說,重生後靈往往是輭落的,「與魂調和」的,沒有能力來領導魂與體 … 』55);2、「 … 將屬神的和屬靈的調和起來-天上的欲望藉著地上的能力發表出來 … 」56);3、「倪氏認為文化的差異不可用調和的作法來解決 … 文化的差異如果不除去,無論如何調和都是不可能的 … 」57)等。

倪氏所論及的調和,不在文化等世俗性的單面範疇,而在靈(神聖性)與魂(世俗性)、屬神的(天上的欲望)與屬靈的(地上的能力)等,聖與俗的相對領域上;用以指出神與人的交融,神性浸透至人性裏。

2. 李氏的論點

李氏以《舊約》的素祭為說明,細麵是素祭的主要成分,表徵基督的人性,素祭的油表徵神的靈;在素祭裏,油是澆在細麵上,這表徵神的靈澆灌在基督身上,已經給油(神的靈)調勻、調和,且是滿了油。可以說,基督的人性與其神性調和,58)「油」在《聖經》中,豫表為神的神格。59)

李氏對於「神人調和」的步驟,可分為:1、話成為肉體:將神帶進人裡面,是「神人調和」的第一步;2、耶穌降生在伯利恆:實際地使神與人調和為一;3、神與人調和:如同天與地合而為一;4、神進入人裡面:使人在地如同在天;5、「神人合一」:如同植物的嫁接,產生神與人的二性品;6、基督藉著死而去:在復活裡來,從肉體變化為靈;7、基督死而復活:將人帶進神裡面,使神與人完全調和等。60)

調和一詞,表達神與人相調的奧祕過程,神性從人性中透射出來,人性藉著與神性的聯合而照耀;亦可以說,人性藉著與神性的調和,成為「被靈化的人性(spiritualized humanity)」。61)李氏主譯的《恢復譯本聖經》中,提出:1、「神聖的性情與屬人的性情調和—神與人成為一,但這調和沒有產生第三種性情」;2、「聖靈與我們人的靈調和,就是調和的靈,包含神性與人性」;3、「三一神 … 與我們調和,使我們成為神人,就是與神是一的人」;4、「神與人的調和 … 神被建造到人裏面,人被建造到神裏面 … 成為相互的住處」;5、「祂的靈放在我們裏面,就是在我們的靈裏面,使二靈成為一個調和的靈」;6、「祂 …與我們的靈調和,也將祂的心思與我們的心思調和」;7、「神已把基督各個不同的肢體,調和在一起,成了一個身體」;8、「信徒重生的靈,調和了神內住的靈 … 調和的靈擴展到我們的心思,就成了我們心思的靈」。62)

《舊約聖經》的神祉要將祂自己與常人調和,意即神性與人性的調和並使其成為一;此調和的結果,有常人的成分,亦有神的成分。延伸到神學的救贖觀而言,是使神能作到人裡面,並且把人調到神裡面;而「神人調和」的第一步,即在一個人身上得到完成-拿撒勒人耶穌,祂是基督,是神成為肉體,神與人的調和。到基督釘死而復活之後,「神人調和」的事實就擴大到普世的人群,產生出擴大的基督,團體的基督。63)

以《新約聖經》的譬喻說法,基督作為信徒的食物、活水64)等,如將食物與活水吸收到人體裏面,經過消化與吸收,食物就與人體調和;65)「神人調和」是作為造物者和被造者、無限的與有限的、不可近的和可近的、永遠的和短暫的、不變的和會改變的、暫時的和永恆的,兩者之間可以和諧地交織;神性與人性經歷調和之後,二者的性情並未有被切除、改變(altered)、或蛻變成為第三性。「神人調和」並不產生第三性,如同作兒女的人,能有分於父親的性情,卻不能有分於父親的位格、父格等;如信徒不因「神人調和」而能有分於神格。

(四) 小結

調和一詞,可以應用於基督是由聖靈成孕所生,66)亦可指明基督在受浸之際,聖靈降在祂身上;67)其意義是聯合(union),但非指著性情上的混合(χονφυσιον)。調和是藉著神性與人性的聯合,基督的神性,可以完整地、完全地內住在所穿上的人性裏;這並不是外表的裝飾、披上、外加、或觸摸而已,而是藉著完全地穿透、滲透與浸透等方式,如同鋼鐵與烈火的焠煉而聯合,而沒有產生任何混雜的物質出現。68)

在基督身上的「神人調和」,在基督徒身上也產生了神性與人性的調和複製,常人能有分於神性;並不是人性瞬間變化成神性,而是神性-永恆地住在常人裏面,與常人的魂聯結。69)為此,經由基督作為榜樣,與神性有親密的調和,在此調和的過程之中,基督並未失去祂原有的神性;祂在時間的限制上穿上人性,與人聯合;神(基督)成為人,並沒有失去祂原有的神聖素質,祂穿上人性,與人性聯結,也沒有失去人性的素質。

四、結論

宗教的功能內涵,在於:1、確立信仰的對象;2、提升常人的生命內涵;3、拉近人與信仰對象的關聯;4、詮釋生命的積極意義等。70)人的心性是與神交感的憑藉,以修心為途徑而能與神相通並感應,提升至超然的精神體驗。71)

(一) 大巡真理會的「神人調化」

大巡真理會強調:1、天地與鬼神的存在;2、“道通真境”的境界;3、重視生命的自覺;4、提升心靈的體會;5、濃厚的人文精神;6、延續人文而來的永恆世界等。深信常人可以進入神聖的領域,展現出修持的力量。72)

大巡真理會的「道通」,即是「道即我,我即道」的境界;如「陰陽相合」,亦是「神人合一」;和諧是「神人調化」的基礎,維持神和人的絕對平衡,華人的「神人合一」論點,可以在大巡真理會找到「神人調化」的實踐。73)

以心性作為與神來往的器官、門戶、道路,74)「神人調化」,並不是人通過努力的悟道,達到神的境界;而是恢復常人的天性,達到與神合一的境界。如「天地之間充滿神明,縱然弱小草莖,離神則枯;遍泥之牆,離神則塌。」75)心性經由與神的交感,作為宇宙的新興核心,達到長生與成仙的終極目標;常人可藉此悟出道的實際,人的心性與神相應調化,並與宇宙相依並存。76)

心性是可以與神互通和相應,「人為陽,神為陰,陰陽相合,然後有變化之道也。不測變化之術,都在於神明,感通神明。然後,事其事則謂之大仁大義也。」77)「陰陽合德」是大巡真理會的基礎,在陰與陽的相生關係之中獲得和諧;78)「神人調化」表明出神與人結合的狀態,當「神人調化」達到完全的地步,宇宙之間的正確道德會因此更新建立,新興的秩序會重新賜予常人。

「神人調化」將神和人之間的關係比喻為互補之關係,彼此的互補概念在現存之世界中,存在著陰與陽的關聯分析;在陰陽平衡的狀態之下,可以創造出無限且終極的和諧,使對立的關係可以互補,創造出新興的調化。79)「神人調化」從「陰陽合德」的論點衍生而出;將原先失和的神人關係調化之後,透過人世間的改造,達到人尊的時代,80)即神與人合一之際,對普世進行精神層次上的改造。81)

在「陰陽合德」的延伸之下,人際的和諧可以被理解為神和人之間的相對關係;以「神人調化」的狀態下,表現出新興生命的無限價值; 「調化」此詞等同於普遍、和諧等理念,被定義為和諧、統一的狀態,對應於神這超自然的存在,說出人對這超自然的極限,所作出的反應與渴望。

「神人調化」是為:1、解決世上的爭鬥;2、達到「道通真境」的門徑;是靠自身持續的修道,使之純淨身心,神與人合一,82)使常人能成為修道之人,從世俗的肉身形式,提升到「與神合一」的神聖層次,達到「解冤相生、道通真境」的終極階段;就垂直面的關係而言,是關懷神與常人之間的關係,就水平面的關係而言,是關切常人與常人彼此之間的困厄、難境、相處等範疇。

(二) 召會的「神人調和」

召會對於「神人調和」的途徑,強調於人的靈配合神的靈;李氏強調常人由靈、魂、體所構成,體就是身體,屬於生理層次,接触物質界的事物;魂就是精神,屬心理層次,接觸精神界的事物。而靈是常人最深處之部份,屬靈層次,接觸神的事物;魂包括心思、情感和意志,靈則包含著良心、直覺和交通。

因為神與常人各隸屬於不同的範疇,常人要接觸神,不是用屬地、屬土、屬世的器官,而是需要用屬天、屬神、屬靈的器官,即是常人的最深處-靈,而可以與神接觸調和;因此,召會對於「神人調和」的關鍵,在於用常人的靈,而非以常人的魂、心、心思、精神等,作為與神接觸的器官。

「神人調和」的目標,不僅僅是作為個人的改善修身,重在與召會-基督的身體中,與眾信徒可以配搭和建造;召會重視個人與神的垂直關係,而此關係要能延伸到與信徒的水平關聯。因此,「神人調和」重在神聖的層面,不作為當世議題、社會問題的解決出口;而是以現世的召會為程序,來世的「新耶路撒冷」為目標。

(三) 「神人調化」與「神人調和」的相較

大巡真理會以「陰陽合德,神人調化,解冤相生,道通真境」為宗旨,陰陽合德的宗教思維,不單使常人領悟神的超然變遷,亦促發常人對於自然、生命、社會的關懷,幻化為與人群、團體的正向關連,建設地上的屬天之國。

召會以《聖經》為主體,將神與人的關連,作為經歷神聖生命與性情的植入,而與常人的生命與性情調和;神聖的生命是一直不斷的與常人的生命調和,並使之成為神聖的人,或可稱為屬人的神聖者。此即神人的原因,使常人的生命可以成為神人的生命,生活是神性調著人性,作為外顯的行事為人、性格與生活;因此,「神人調和」的說法,作為神與人的關係詮釋,專注於神與人之間的神聖關連,從而延伸至召會的範圍。

在《典經》的「神人調化」之中,神指的是一般的神,存在於宇宙的包羅萬象之中,與《聖經》所謂的「神人調和」,二者的神祉是不同定義之神祉,具有相異的涵義解說;即使,通過《聖經》所建立的神學,與大巡思想中的教義作為對比,彼此之間仍有相當的詮釋空間。《典經》的 「調化」,和《聖經》的「調和」,各自承載著宗教的信仰觀與宇宙觀,難以作同質性的異同比較;但是,可由各自的說法,作出神人關係的對話討論。

以大巡真理會、召會等提及之「神人調化」、「神人調和」等說法,隸屬於不同民族、區域、語言、宗教等範疇,二者對於神與人的關係詮釋,不僅涵括宗教層面為出發點,亦是哲理論點的比較;各自囊括著背後的道家、民間宗教、神學、道學等為背景,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二者有其對話的空間與認知比較。

Footnotes

1) 李常受主譯, 《聖經恢復譯本註解版》(Anaheim: Living Stream Ministry, 2007)。

2) 王宗昱, 〈大巡思想中的宗教文化和諧精神〉,《大巡思想論叢》22 (2014), 頁119。

詹石窗, 〈論大巡的人旨趣與平安利生功德〉,《大巡思想論叢》21 (2013), 頁231。

3) 于國慶, 〈大巡真理會「善化」思想研究〉, 《大巡思想論叢》23 (2014), 頁219。

鄭志明, 〈從《典經》論大巡思想的生死觀〉, 《大巡思想論叢》27 (2016), 頁109。

4) 詹石窗, 〈論大巡的人旨趣與平安利生功德〉,頁232。

5) 朴馬利阿, 〈從抒情性論《典經》中的甑山漢詩所蘊含的「解冤相生」思想─以解、情、救的詩意為中心〉,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6:2 (2016), 頁99。

6) 李秀賢, 〈臺灣一貫道與韓國大巡真理會的宗教實踐比較研究:以寶光崇正道場與驪州道場為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6), 頁75-77。

7)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編纂, 《大巡指針》繁體版 (驪州:大巡真理會出版部,2017), 頁6-8。

8) 〈約翰福音1:1〉:「太初有話,話與神同在,話就是神。」話即是「道」,主張「道」是神的解釋、說明和彰顯,「道」就是神。

9) 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源,提倡道法自然,清静無為,道是治理宇宙的法則;道家的「道」包含著多面的涵義:1、「道」是先於天地的混成之物;2、「道」是存在於宇宙之中的普遍法則;3、「道」無任何形象與形式。

10)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編纂, 《典經》繁體版 (驪州:大巡真理會出版部,2017), 頁211。

11) 鄭志明, 〈從《典經》論大巡思想的生死觀〉, 頁109-110。

朱展炎, 〈兩種解冤思想的比較-以韓國大巡真理會和道教文獻為中心的考察〉,《大巡思想論叢》 24 (2015),頁33。

12) 黄壽祺、張善文, 《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頁188。

13) 于國慶, 〈大巡真理會「善化」思想研究〉, 頁222。

14) 李學勤主編, 《尚書正義:虞夏商書》(臺北:臺灣古籍圖書公司,2001),頁95。

15) 詹石窗, 〈論大巡的人旨趣與平安利生功德〉,頁243-244。

16) 網頁資料:網址.https://www.koolearn.com/zidian/zi_4144.html,2019.10.7。

17) 網頁資料:網址.https://www.koolearn.com/zidian/zi_7691.html,2019.10.7。

18)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編纂, 《典經》,頁223。

19) 詹石窗, 〈論大巡的人旨趣與平安利生功德〉,頁244-245。

20)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編纂, 《典經》,頁94。

21) 陳雄根和何志華編, 《先秦兩漢典籍引《尚書》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頁44。

22) 童一秋, 《中國十大文豪:屈原》(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頁3-4。

23) 盧靜雲, 《中華文化叢書:古琴》(臺北:崧博圖書公司,2019), 頁129。

堯帝因當時奇妙的樂曲以及天啟,帶領百姓逃避毀滅性的天災,遂即作出《神人暢》的樂曲,感謝神明的恩眷;透過音樂、樂曲與樂器,達到神與人感應的高端境界,作為神與常人彼此之間,神聖生命和屬人生命的溝通橋樑,幫助靈魂、內心達到更高的境界層次,能上達天庭,洞察先機,轉換危難為安全與和平。

24)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編纂, 《典經》,頁140。

25) 鄭志明, 〈從《典經》論大巡思想的生死觀〉, 頁111、118。

26) 詹石窗, 〈論大巡的人旨趣與平安利生功德〉, 頁243-245。

27) 鄭志明, 〈從《典經》論大巡思想的生死觀〉, 頁110。

28) 李常受, 《倪柝聲-今時代神聖啟世的先見》(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9), 頁159-182。

29) 李常受, 《倪柝聲-今時代神聖啟世的先見》, 頁310。

30) 倪柝聲, 《倪柝聲著述全集卷8》(香港:天糧書室,1992), 頁379。

31) 林榮洪, 《屬靈神學》(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1985), 頁246-247。

32) 李常受, 《歷史與啟示上冊》(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1), 頁48-50、66。

33) 李常受, 《倪柝聲-今時代神聖啟世的先見》,頁327-337。

34) 李常受, 《歷史與啟示上冊》, 頁159-182。

35) 李常受, 《倪柝聲-今時代神聖啟世的先見》,頁359-362。

李常受, 《同心合意為著主的行動》(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3),頁78。

36) 郭承天和周復初等編, 《認識耶穌,贏得基督:中國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新北:聖經資源中心,2016), 頁365。

37) 卓遵宏和周琇環訪問, 《李常受先生行誼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2010), 頁44-101。

38) 該會發跡於1820年後期,即在今日的愛爾蘭和英國等地,開始其宗教的改革運動,以約翰ㆍ纳爾遜ㆍ達秘(John Nelson Darby,1800-1882,本文簡稱達秘)和喬治ㆍ慕勒(George Müller,1805-1898)等為主要的代表人物;該運動強調遵守《聖經》, 揚棄宗教的形式,沒有總會、分會、牧師、平信徒等稱謂,所有信眾稱呼對方為「弟兄」或「姐妹」,亦被外人根據其特點稱呼為「普利茅斯弟兄會」(Plymouth Brethren)。

39) 李常受, 《倪柝聲-今時代神聖啟世的先見》, 頁163-164。

李常受, 《新路實行的異象與具體步驟》(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6),頁143-144。

40) 李常受, 《倪柝聲-今時代神聖啟世的先見》, 頁176。

41) 王治心, 《中國基督教史綱》(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 1959),頁274。

42) 倪柝聲, 《教會的正統》(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4), 頁88-89。

43) 卓遵宏和周琇環訪問, 《李常受先生行誼訪談錄》, 頁2-3。

44) 卓遵宏和周琇環訪問, 《李常受先生行誼訪談錄》, 頁1。

45) 李常受, 《結常存的果子》(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0), 頁105。

李常受, 《話語職事第1期》(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51), 頁33-35。

46) 李常受, 《主恢復的簡說》(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1), 頁55。

47) 李常受, 《同心合意為著主的行動》,頁78。

48) 范俊銘, 〈宗教非營利組織的國際化發展—以地方召會在臺灣及東南亞開展為探討〉(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5),頁1-2。

范俊銘,〈非營利部門社會關懷的策略分析:以財團法人召會為探究〉, 《2017非營利部門與社會關懷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元智大學,2017),頁309-318。

范俊銘,〈宗教視野的跨疆域化:以召會的全球化開展為探討〉,《2019現代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學之發展:中國神學的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2019),頁341-366。

49) 范俊銘, 〈國際性非政府組織的創新管理—以新北市召會為探討(2011-2014)〉,《亞東學報》34 (2015),頁161。

范俊銘,〈第三部門與公民參與的實踐分析:以財團法人召會為案例探討〉, 《2019社會暨公共事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立大學,2019),頁519-536。

范俊銘,〈宗教文化資產之活化與保存:以主恢復展覽館為分析〉, 《2019應用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嘉義大學,2019),頁53-72。

50) 朱三才編,《2011臺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臺中:基督教資料中心,2011),頁5。

51) 張勝為,〈比較東正教與加爾文之拯救論:「與神合一」或「悔改重生」? 兼論地方教會之「神人調和」〉(臺灣神學院碩士論文,2015),頁35。

52) 劉益州, 《二十世紀經典中文小說評析》(臺北:秀威圖書公司,2014), 頁31。

李惠綿, 《中原音韻箋釋/正語作詞起例之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頁621。

卞孝萱, 《中華大典ㆍ文學典:隋唐五代文學分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0), 頁92。

戴景賢, 《宋元學術思想史論集(上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8), 頁503。

朱汝曈, 《中國現代文學爭議概述》(臺北:秀威圖書公司,2011), 頁79。

53) 網頁資料:網址 https://www.koolearn.com/zidian/zi_7144.html,2019.10.7。

54) James D. G Dunn, The Evidence for Jesus (Louisville: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86), p.50.

55) 吳東生(Dongsheng John Wu)著,《屬靈認知與屬靈生命: 倪柝聲與靈修傳統對話》, 吳東生、于卉和劉陽等譯 (新北:聖經資源中心,2016), 頁110。

56) 倪柝聲, 《倪柝聲論靈命》(臺北:少年歸主出版社,1987), 頁56。

57) 林四皓和周復初編, 《2011近現代中國基督教神學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橄欖書房,2012), 頁24。

58) 李常受, 《利未記生命讀經》(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2), 頁116-118。

59) 李常受, 《那靈》(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0), 頁22-23。

60) 李常受, 《神人調和與復活的原則》(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16), 頁41-55。

61) 李常受, 《新約總論第2冊》(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3), 頁4-5。

62) 李常受主譯, 《聖經恢復譯本註解版》,頁196、204、481、484、1351、1530。

63) 李常受, 《認識生命與召會》(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53), 頁15-75。

64) 李常受, 《基督在信徒裏面長大使神的定旨得完成》(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0),頁11-75。

65) 李常受, 《包羅萬有的基督》(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71), 頁15-45。

66) 施耀華, 〈基督-奇妙的神人〉, 《肯定與否定》3:1 (2001), 頁49。

67) C. I. Scofield, The New Scofield Study Bible (World Bible Publisher, 1945), pp.156-157.

68) Adolf Harnack, History of Dogma Vol. III (Create 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5), p.164.

69) Martin Chemnitz, The Two Natures in Christ, trans. Jacob A. O. Preus (St. Louis: Concordia Publishing House, 1971), p.396.

70)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編纂, 《典經》繁體版,頁210。; 鄭志明, 〈從《典經》論大巡思想的生死觀〉,頁109。

71) 鄭志明,《道教生死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頁9。; 鄭志明,〈從《典經》論大巡思想的生死觀〉,頁128。

72) 鄭志明,《道教生死學第二卷》(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 頁19。; 鄭志明, 〈從《典經》論大巡思想的生死觀〉,頁120。

73) 李遠國,〈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信仰研究〉, 《大巡思想論叢》21(2013), 頁92-93。

74) 金勳編,《道與東方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頁210。

75)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編纂, 《典經》繁體版,頁259。

76) 鄭志明,《道教生死學》,頁9。

77)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編纂,《典經》繁體版,頁318。

78) 高南植, 〈在經典裡出現的陰陽合德原理:以後天仙境與關連性為主〉, 《大巡思想論叢》2 (1997), 頁396-397。

79) 李京源, 《韓國新宗教與大巡思想》(首爾:文史哲,2011),頁118-129。

80) 伊承容, 〈大巡真理的神人調化、信仰與實踐〉, 《大巡思想論叢》3 (2008), 頁240。

81) 盧吉明, 〈大巡思想的「神人調化」與社會變革〉, 《大巡思想論叢》3 (2008), 頁98。

82) 李秀賢,〈臺灣一貫道與韓國大巡真理會的宗教實踐比較研究:以寶光崇正道場與驪州道場為例〉,頁83。

【參考文献】

1.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編纂, 《典經》繁體版,驪州:大巡真理會出版部,2017。

2.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編纂, 《大巡指針》繁體版,驪州:大巡真理會出版部,2017。

3.

高南植, 〈在經典裡出現的陰陽合德原理:以後天仙境與關連性為主〉,《大巡思想論叢》2, 1997。

4.

郭承天和周復初編, 《認識耶穌,贏得基督:中國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新北:聖經資源中心,2016。

5.

金勳編, 《道與東方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6.

盧吉明, 〈大巡思想的「神人調化」與社會變革〉, 《大巡思想論叢》3,2008。

7.

盧靜雲, 《中華文化叢書:古琴》,臺北:崧博出版公司,2019。

8.

童一秋, 《中國十大文豪:屈原》,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9.

朴馬利阿, 〈從抒情性論《典經》中的甑山漢詩所蘊含的「解冤相生」思想─以解、情、救的詩意為中心〉,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6:2, 2016。

10.

范俊銘, 〈宗教非營利組織的國際化發展—以地方召會在臺灣及東南亞開展為探討〉,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5。

11.

范俊銘,〈國際性非政府組織的創新管理—以新北市召會為探討(2011-2014)〉, 《亞東學報》34,2015。

12.

范俊銘,〈非營利部門社會關懷的策略分析:以財團法人召會為探究〉,《2017非營利部門與社會關懷研討會論文集》, 桃園:元智大學, 2017。

13.

范俊銘,〈宗教視野的跨疆域化:以召會的全球化開展為探討〉, 《2019現代中國本土基督教神學之發展:中國神學的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2019。

14.

范俊銘,〈第三部門與公民參與的實踐分析:以財團法人召會為案例探討〉, 《2019社會暨公共事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立大學,2019。

15.

范俊銘,〈宗教文化資產之活化與保存:以主恢復展覽館為分析〉,《2019應用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嘉義大學,2019。

16.

卞孝萱, 《中華大典.文學典:隋唐五代文學分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0。

17.

施耀華, 〈基督-奇妙的神人〉,《肯定與否定》3:1,2001。

18.

吳東生(Dongsheng John Wu)著, 《屬靈認知與屬靈生命:倪柝聲與靈修傳統對話》,吳東生、于卉和劉陽等譯,新北:聖經資源中心, 2016。

19.

倪柝聲, 《倪柝聲著述全集卷8》,香港:天糧書室,1992。

20.

倪柝聲,《倪柝聲論靈命》,臺北:少年歸主出版社,1987。

21.

倪柝聲,《教會的正統》,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4。

22.

王宗昱,〈大巡思想中的宗教文化和諧精神〉,《大巡思想論叢》22,2014。

23.

王治心, 《中國基督教史綱》, 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59。

24.

于國慶, 〈大巡真理會「善化」思想研究〉, 《大巡思想論叢》23,2014。

25.

劉益州, 《二十世紀經典中文小說評析》,臺北:秀威圖書公司,2014。

26.

伊承容, 〈大巡真理的神人調化、信仰與實踐〉, 《大巡思想論叢》,3,2008。

27.

李京源, 《韓國新宗教與大巡思想》,首爾:文史哲,2011。

28.

李常受, 《話語職事第1期》,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51。

29.

李常受,《認識生命與召會》,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53。

30.

李常受,《包羅萬有的基督》,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71。

31.

李常受,《那靈》,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0。

32.

李常受,《新路實行的異象與具體步驟》,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6。

33.

李常受,《主恢復的簡說》,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1。

34.

李常受,《利未記生命讀經》,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2。

35.

李常受,《同心合意為著主的行動》,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3。

36.

李常受,《新約總論第2冊》,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3。

37.

李常受,《同心合意為著主的行動》,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3。

38.

李常受,《倪柝聲-今時代神聖啟世的先見》,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9。

39.

李常受,《基督在信徒裏面長大使神的定旨得完成》,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0。

40.

李常受,《結常存的果子》,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0。

41.

李常受,《歷史與啟示上冊》,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1。

42.

李常受,《神人調和與復活的原則》,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16。

43.

李常受主譯, 《聖經恢復譯本》,Anaheim: Living Stream Ministry, 2007。

44.

李秀賢, 〈臺灣一貫道與韓國大巡真理會的宗教實踐比較研究:以寶光崇正道場與驪州道場為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6。

45.

李遠國,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信仰研究〉, 《大巡思想論叢》21,2013。

46.

李惠綿, 《中原音韻箋釋/正語作詞起例之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47.

李學勤主編, 《尚書正義:虞夏商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48.

林四皓和周復初編, 《2011近現代中國基督教神學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橄欖書房,2012。

49.

林榮洪, 《屬靈神學》,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1985。

50.

張勝為, 〈比較東正教與加爾文之拯救論:「與神合一」或「悔改重生」? 兼論地方教會之「神人調和」〉,臺灣神學院碩士論文,2015。

51.

鄭志明, 《道教生死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

52.

鄭志明,《道教生死學第二卷》,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

53.

鄭志明,〈從《典經》論大巡思想的生死觀〉, 《大巡思想論叢》27,2016。

54.

戴景賢, 《宋元學術思想史論集(上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8。

55.

詹石窗, 〈論大巡的人旨趣與平安利生功德〉, 《大巡思想論叢》21,2013。

56.

朱三才編, 《2011臺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臺中:基督教資料中心,2011。

57.

朱汝曈, 《中國現代文學爭議概述》,臺北:秀威圖書公司,2011。

58.

朱展炎, 〈兩種解冤思想的比較-以韓國大巡真理會和道教文獻為中心的考察〉, 《大巡思想論叢》24,2015。

59.

陳雄根和何志華編著, 《先秦兩漢典籍引《尚書》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60.

卓遵宏和周琇環訪問, 《李常受先生行誼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10。

61.

黄壽祺和張善文, 《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2.

網頁資料:網址. https://www.koolearn.com/zidian/zi_4144.html,2019. 10.7。

63.

網頁資料:網址. https://www.koolearn.com/zidian/zi_7144.html,2019.10.7。

64.

網頁資料:網址. https://www.koolearn.com/zidian/zi_7691.html,2019. 10.7。

65.

Adolf Harnack, History of Dogma Vol. III, Create 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5.

66.

C. I. Scofield, The New Scofield Study Bible, World Bible Publisher, 1945.

67.

James D. G Dunn, The Evidence for Jesus, Louisville: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86.

68.

Martin Chemnitz, The Two Natures in Christ, trans. Jacob A. O. Preus, St. Louis: Concordia Publishing House, 1971.